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38)

“然后等到汉高祖继承了这片土地时,他没有去把秦始皇历经千辛万苦、边摸索边试探着,最后成功建起来的房子给扒掉,而只是更换了一点点东西。他把里边随时可以换下来的摆设给拿掉了,换上了更为柔软舒适的桌椅床铺等等。百姓们这下就活过来了。不仅不像之前那样埋怨房子硬,反而个个都是感恩戴德——”

对于后世来说,能够无中生有、摸索出砖房水泥房的人明显是更为伟大的。

因为是他们,才让之后的千秋万代都能够一直无风无雨,蒙受恩蔽;但对于当时真正要住进去的人来说,当然是能让他们住上更舒适房间的人更值得歌颂了。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汉高祖是成功捡了秦始皇的饭碗,摘了秦始皇的桃子。但这只能当成一种调侃。毕竟,不管怎么样,他们两个都是有功有恩于华夏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同,后世之人评价他们的立场也不同,所以才有了比较和争执,才有了‘刘邦是比嬴政仅仅小了3岁的亲儿子’的说法。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比较,有什么意义吗?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都是合格的皇帝啊。”

刘邦:……

嬴政:……

刘邦彻底深沉不下去了。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说摘桃子说捡饭碗是能理解的,他也不在意,可亲儿子是什么啊?

嬴政也是无语至极。

就算他对提到秦朝的部分可以无动于衷,但听到李晓诗那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后,还是很难不产生一种郁闷之感。

虽然他不知道水泥是什么,但是这不影响对整体故事的理解。

尤其是后边的“刘邦摘桃论”,更是让这位陛下有点很直白地感到了不爽。

任谁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东西被人喊打喊杀,然后被灭了后、还继续拿去用,甚至流传千古的,都会觉得有点不痛快。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亲儿子的说法是不是有点太荒谬了。

还有,刘邦只比他小三岁?

那刘邦是怎么在他死后、甚至胡亥之后也没了,刘邦还能打完仗统完一又当了好阵子的皇帝的?

这人活这么久?

——那他为什么就死那么早的?

至于始皇真正的亲·儿子扶苏:……

公子们:……

刘彻哈哈大笑。

一点也不在意他被迫要跟着刘邦改姓。

嘲笑高祖最重要。

更重要的是好想看始皇的表情。

李晓诗倒是没什么丢雷的自觉,她看着自己整理在课本边上的笔记,又接着道。

“那么在秦始皇建起的房子里,汉高祖究竟换上了什么内置的软装修、更换了什么、让百姓们歌颂功德的新家具呢?”

“就是我们这一小节的标题了,休养生息。”

“我们就来说说具体措施吧!”

第46章 第四十六课 文景之治

有课本内容以及事先做好的功课做辅助, 再加上李晓诗对“讲课”这种事已经逐渐驾轻就熟,稍微停顿了一小会儿就找到了切入点。

“汉高祖这个时候所用到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全是为了稳定当时的社会局势,还是为了巩固政权的。”

“因为皇帝这个制度的出现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到西汉的时候也就经历了一个秦朝而已, 秦朝还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灭亡了——!所以继续恢复分封还是延续郡县, 这很值得思考的事。汉高祖的选择是沿用秦朝的制度, 他要巩固政权、稳固皇权, 让皇帝这个制度持续发展下去。”

秦朝众臣:……

可以了,差不多了,别提他们了。

越提越糟心。

“汉高祖一共采用了这么几项政策。”李晓诗伸手在镜头前比了个三,晃了晃手指,“第一条是, 他下令‘兵皆罢归家’, 让士兵们都回乡去种地。”

秦朝将军士卒们:啊。

啊?

不要他们了吗?他们这边还等着建功立业呢……

但对于一些家里为数不多的劳力都被征出去服兵役和参军的老百姓们来说, 这可是一项天大的喜讯。

秦二世时期, 正在和各路起义人马打仗的士兵们都微微有些迟疑了。

……汉高祖, 刘邦, 是他们知道的那一支吗?那要不要避开跟项羽的战争, 换一条路……?

天幕上,李晓诗又收起了一根手指:“汉高祖还把那些因为战乱或者逃荒卖身成为奴婢的人都给释放掉,让他们重新做回平民,也都回家去了。”

这下不止秦汉, 无数春秋战国及之前的奴隶们都震惊不已、连同后世的许多不得已自卖己身、或被卖身为奴、还有家生的奴才等, 也都愕然抬起了头。

奴隶一向不算人,在许多制度上,都是会把奴藉排除在外的, 他们就只是“物件”而已。这位汉高祖,竟然能让像他们一样的人回归平民籍、让子子孙孙后代都摆脱这份屈辱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