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嫡子,也会是他名正言顺的储君。
景元帝自始至终都没想过,将魏霖州养在中宫。
当时他母后,圣文皇太后还健在。
惠妃求了皇太后,想养魏霖州。
皇太后答应了,景元帝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魏霖州就被带到了延庆宫。
刚开始,景元帝还会过去看看儿子。
当时,惠妃没有自己的孩子,其实对魏霖州还算可以。
后来惠妃生了孩子,难免厚此薄彼。
景元帝知道人心本就是偏的。
只要惠妃不要做的太过分,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他也承认,儿子渐渐多了,魏霖州不是最合她心意的那一个,他也忽视了他。
直到惠妃病重,景元帝开口问魏霖州药。
明知他有,却不拿出来。
才让景元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让人暗中查过之后,景元帝才知晓,自己忽视大儿子的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就是因为知道,大儿子后来对那些欺辱过他的人,动私刑。
景元帝知道,也没有管。
更没有谴责他半句。
他是忽视了这个儿子,但是不代表别人可以随便欺负他。
“起来吧。”
“父皇……”
“朕还没老到你们在底下做的小动作都看不清楚。”
说着,景元帝又是一声叹息。
“你心里一直在怪父皇吧。”
魏霖州没说话。
便是默认。
他懂事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爹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
是这大褚的皇帝。
说一不二。
被惠妃打骂的时候,他也想过去找父皇告诉告状。
让父皇为他做主。
他想跟父皇说,他不要待在延庆宫,想回福寿宫。
可每次,他好不容易从延庆宫跑到太和殿。
父皇却总是在忙。
唯一见到父皇的两次。
一次,父皇抱着太子,手把手教他写字。
一次,父皇在考校太子的功课。
他怎么会有空搭理他。
“起来吧。”景元帝又说了一遍。
魏霖州磕了个头,起身。
“过去的事,朕不想说什么,你说的事朕放在心上了。”
“贤妃那里,朕会处理。”
魏霖州终于出声,“谢父皇。”
景元帝看着他,“你心里怨朕,朕不管,但是对太子别生异心。”
“你别觉得朕心里只有太子一个儿子,这话朕不止跟你一个人说过。”
“是为你们好,也是为了大褚能更好。”
“有些事你或许不知道,当年你病重,就算没有虚言道长赠药,太子也为你请来了成元道长。”
魏霖州倏地抬头。
“如果你不信,你可以亲自去问太子。”
“朕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太子瞧着冷,其实心里最是重情,不要犯他手上,他不会亏待你们兄弟。”
“父皇,儿臣有自知之明,从未动过妄念。”
“嗯,你比你二弟聪明。”
走出太和殿。
魏霖州仰头望了会儿天。
有些事他心里并没有释怀。
却好受多了。
即使,来之前便猜到父皇或许早知晓他说了谎。
有此结果也是出乎他意料。
特别,今日从父皇口中得知的一些事情。
更让他心中,复杂难言。
第135章 果真是极好的绣工
怜嫔提心吊胆几日,宫里并没有传出任何不利儿子的消息。
本想让杏儿去大皇子府问问,想到那日儿子离去的那一眼。
以及那些话。
怜嫔的面色便暗淡下来。
算了吧。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自那日之后,贤妃再也没来福寿宫找过她麻烦。
她也想明白了。
确实是她太瞻前顾后,才会让贤妃得寸进尺。
再怎么说,霖儿都是皇上的儿子。
虎毒不食子。
皇上再狠心,也不会要他的命。
杏儿发现最近几日娘娘整个人从容很多。
心里由衷为娘娘高兴。
过去的娘娘畏畏缩缩,别说殿下了。
就是她这个侍女看着,心里也觉得压抑憋屈。
“娘娘,奴婢送衣服去栖阳殿。”
前段时间,娘娘再心事重重,也没忘给苏良娣新添龙凤胎准备礼物。
怜嫔正要点头,想到什么,忽然道:“走吧,我跟你一起去。”
杏儿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也很高兴。
娘娘不再畏人,愿意出去与人多走动,是好事。
主仆俩穿过御花园拱门。
遇到了阿史那富真。
阿史那富真蹲身,“臣妾给怜嫔娘娘请安。”
“你是?”
怜嫔并不认识阿史那富真。
性子摆在那,每逢宫宴,她也不会四处张望。
不要说东宫的人。
就是景元帝后宫的妃嫔,至今她都认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