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海岛随军:炮灰只想搞科研(276)

作者:繁体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个小时后,黑索金生产线准时再一次启动起来。

冯阳和卢铭星是真的给力,他们竟然把覆铜钢连续铸造机械很契合地加入到了生产线里面。

在生产的过程中,虽然不是自动化的。

但不用停下机器把另外生产覆铜钢加塞进去,一条生产线顺下来,在生产中的确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成本。

从开始的连续铸材,打薄塑性,整合装火药等等,一步步操作。

每一台机子上的实验人员都认真严谨地完成着自己手上的工作,不敢有一丝的纰漏。

测试需要大数据。

但到底是穷过来的。

为了节省材料,确保子弹能用,冯阳掐着个来算,先只生产了一千枚子弹。

从一千枚子弹里随机挑出50枚子弹,进行切割。

先检查看看子弹的内外部有没有异常,确保子弹的安全性能。

这也是为了预防子弹不能用的情况。

万一一下子生产出上万枚,但子弹又全都不能用,那浪费的可就大了!

子弹出来之后,冯阳叫上苏岑和卢铭星,三个人一起在码得整齐的子弹面前,检查起子弹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这些子弹跟普通的铜子弹并没有什么分别。

拿起来的手感上,也相差无几。

要说具体细致的差别,顶多就是覆铜钢子弹的质量比全铜子弹轻了那么一点点。

整体影响不大。

在没有发现外观上有什么问题后,冯阳从子弹堆里随机挑了50枚子弹。

根本不错手交给别人。

自己走到切割机器前,自己操作着把子弹进行切割。

子弹被冯阳熟练地一分两半。

里面的构造完完整整摊在了大家面前。

子弹底部的雷管,以及弹壳里面装的火药都不是这项测试内容,可以直接忽略。

主要看的还是子弹的弹壳和弹头。

枪弹发射的原理,是由击针击发底部雷管,点燃发射药。

火药开始燃烧,弹壳内压增大。

弹头脱离弹壳,挤入线膛,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迅速向前运动。

所以,真正跟枪管产生摩擦的是弹头。

他们看的主要目标,就是弹头。

从弹头的切面来看,经过机器的塑形,覆铜钢材料经过一定的形变,有些地方覆上的铜,在变形的过程中变得比其他地方薄了一些。

这一状况,让冯阳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别看那一点点误差,在枪械这样的高杀伤力的武器中,一点点误差,代价就是生命!

之后的49枚子弹的切割中,覆铜的不平均多多少少都会出现。

大家都在旁边围着,切割得越多,大家的心就越悬。

特别是看到冯阳越发沉下来的脸色,大家也彻底没底了。

没有确保子弹的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试枪是绝不可能的。

难道这次试验还没开始试枪就结束了?

“苏岑,你怎么看?”

冯阳看着面前摊开的50枚子弹切面,转头问苏岑。

苏岑看着50枚子弹的横切面。

覆铜分布不均的情况的确挺严重的。

在她看来,那只是大家对覆铜钢材料不熟悉,以及大家并不是做子弹的专业工人的缘故。

这些无伤大雅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刚才在制造的过程中,她是看着子弹形成的,操作过程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她上前把一枚分开的子弹拿起,分别放在自己左右手两边,来回掂量。

每一枚都试了一遍。

最后又全部抓在一起,又分开,分好几堆,全部都掂量了一遍。

一番操作之后,苏岑才转头对冯阳说:“我觉得问题不大。”

“覆铜不平均是只是我们目前手艺还不熟练,到下属专门做子弹的军工厂工人的手里,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而且,铜只是一个润滑的作用,只要完全覆盖并且不剥离,有一定足够的厚度,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听到苏岑说的话,大家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些。

整个军工谁不知道啊,苏岑在枪械方面的天赋,可能比陆总工还高!

苏岑能说没问题,那问题肯定就不大!

听着苏岑的话,冯阳敏锐地察觉到里面隐藏的信息。

他瞪圆了眼睛望向苏岑,问:“你是觉得覆铜的厚度还可以更薄?”

苏岑没有点头,但还是肯定了冯阳的猜测。

“是有这个想法,具体情况还得后面继续测试。”

本来开始见这样覆铜不均的情况,冯阳就有放弃试枪的想法的。

全钢制子弹他们也不是没用过。

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他怕包覆不平均会使子弹失去原本该有的平衡,自身失衡的子弹极大可能会在枪管内部就发生爆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