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华眼皮一沉,低头思索了片刻,抬头问:“看能不能加快进程,岛上的人渐渐多起来,这么多人往返坐船,一天只有一趟实在是太少了。”
常宁岛上人口多,但岛上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是具备的。
以前的经济不景气,没什么重要的事,大家根本就不想出门,毕竟一出门肯定就花钱。
岛上只有上下班的人需要坐船出入岛。
所以出入岛的船设得不多,只有一天一趟。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几年生活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苦,渐渐有了好转的趋势。
岛上的军嫂也多了,到市区上班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很多时候一趟船都是满满当当挤满人的。
半个月前,市委收到群众意见,增加船只运送也在备案之中。
但真正实施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秘书也在思考着怎么加快进程,暂时只能先给林宏华一个保守的答案。
“我问问具体情况,明天跟您报告进度。”
林宏华点头,“你去叫杨智鑫教授过来吧,就说苏岑要明天早上才到,但图纸已经经过她授权允许查看。”
“您自己跟杨教授说吧。”
秘书匆匆说完,就退了出去。
这时候,林宏华才想起自己没有在办公室,而是在会客室。
还是跟杨智鑫在同一个会客室。
这些个学者也是奇怪,不声不响就跟没存在一样安静。
他也是被刚才苏岑那狂傲的话刺激得都忘了这回事。
现在就很尴尬。
杨智鑫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反倒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快把那图纸给我细细研读,我觉得那小年轻说的没什么不对,说不定我还真要跟她请教请教呢。”
......
另一边。
苏岑刚挂断电话,沈高毅就忍不住凑上来。
刚才他是退出了客厅,但苏岑说的话他还是听得见的。
林宏华口中的杨教授,他清楚知道是谁。
就在杨智鑫坐上火车的下一刻,他的办公室就接到电话,让加强夏海市军警戒备力度。
这足以说明杨智鑫的影响力有多大。
能让这样的大人物千里迢迢从京都赶过来,小姑娘还丝毫不畏惧,甚至还说让人有疑问等她明天过去统一解决。
这小姑娘,一个字概括,狂!
跟闵旭那小子的狂相比,不遑多让。
闵旭的本事可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就是不知道这小姑娘的本事怎么样。
想到这里,沈高毅突然有了几分兴味。
他搬着椅子做到苏岑对面,两人之间只隔着一张茶几。
“小苏啊,听说你在外汇商店买了把手枪模型,觉得怎么样啊?你是不是对手枪也挺感兴趣的啊?”
苏岑坦然点头。
“的确挺感兴趣的,那把手枪模型已经被我全部拆解,但那到底只是个模型,我用木头改进了一下,最远只能射击10米。”
那把玩具枪就只是把仿制的次次次等品。
苏岑随便摆弄了下就丢一边了,跟真枪相比,一点可玩性都没有。
听苏岑这么说,沈高毅的兴致更高了。
“哦?那你试着看看我身上这把手枪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说罢,沈高毅就利落把腰间的配枪卸下,当着苏岑的面把弹夹拆了,装进自己军常服的口袋,手枪则直接摆在了桌子上。
苏岑看着桌上摆着的手枪。
她没想到沈高毅这么放心她,就这么大喇喇把自己身上的配枪拿了出来。
那是一把仿制苏国的军用54手枪,现在只有等级比较高的军官才能配给的枪支。
手枪的冲击力强,射程远,50米内基本能精准射击,100米内仍有杀伤力。
但手枪后座力重,人体工效性能差。
除非非常熟悉这把枪,否则子弹精准性大大降低。
让她如实说的话,改进这把枪没什么必要。
真想要更好的效果,就只能大幅度改变,那就相当于做一把新枪了。
但要稍微细调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稍稍改动一下,倒是能改进一下人体和枪支的适调感,让人使用的时候不需要长时间适应,尽快与枪支磨合。
当然,苏岑不能直接说。
她没有扭捏,直接拿起桌上没有弹夹的手枪。
感受着手里熟悉的沉重感,苏岑心里那股沉寂已久的感觉又开始重新翻涌起来。
苏岑左右看了看,佯装陌生地摆弄着枪支,研究怎么拆。
随即便开始把手枪一步步拆解。
一分钟,苏岑把手枪所有的零件都拆解了下来,一件件整齐地摆在桌面上。
然后苏岑又开始一件件重新组装回去。
过程重没有一个部件是出错的。
沈高毅看着苏岑组装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精确又没有任何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