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十日开窑,由农场人制作的第一批青砖成功出窑!共计青砖六万五千块。并且云景德他们说,如果大队里需要,他们下次可以尝试出青砖十三万块、十九万块。
至此,阮老头子第一个捧场,替自个二女儿下了订单。
有了大队长带头,其他社员们也开始合计起了盖青砖瓦房的事。
“......”
与此同时,新棚屋里的传出了脆生生的念书声,稚嫩的小奶音字正腔圆的背诵着各种疑难杂症,药材要性等等。
张文元张老爷子的神情从最初时的动不动就震惊再到此时的镇定自若,一切都是泪。
被震惊多了就无法再震惊了。
棚屋内烧着火炉,暖呼呼的,大家伙一边缝补着衣裳一边笑容满面的看着那两个小团子。
小家伙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背下了所有能背的知识,每当两个小家伙离开的时候,张老爷子都要夸赞好一会。
青出于蓝胜于蓝。
因此,张老爷子的孙子张京墨也有了压力,曾经已经被称作‘小神童’的他忽然觉得自个太懒惰了,那份勤恳连三五岁的孩子都比不过。尤其是在三五岁的孩子都比他聪明还勤快的情况下。
这种时候根本生不出嫉妒,因为别人确实是有天赋也努力,风雨无阻的学习。
“小锦宝,今天你的作业就是去给你大姑父家给他问诊,如果有哪里不明白的再回来问我,可以吗?”张老爷子如今已经明白了小女娃当初说想学治腿不是为他了,并不是因为知道了小家伙大姑父的病情,而是因为他的腿彻底好了,是恢复如初的那种好。
但他目前不敢表现出来,所以还是拄着拐‘艰难’的走。
阮似锦考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她觉得也差不多是到时候了。
现在整个清河大队里头的人都知道她在学医,偶尔她也会给人治病,从小病小痛都能治好。
可以说,目前清河大队的人俨然已经将小姑娘当做未来的医圣了。
因此连带着阮春花这个大姑姑对小姑娘都抱上了期待,每每小姑娘想去看看大姑父她都热烈欢迎。
“好~”阮似锦软声道:“谢谢师父~师父再见,记得吃肉肉哦~”说着穿成个小胖球的阮似锦带着略高一些的,也被打扮成‘小胖球’的小哥哥一块准备出了门。
一出门就被自家大舅舅苏璟宸给抱了起来,他温声道:“放学了,你外婆给你烤了红薯和鸟蛋,正等着你呢。”
“哇~大舅舅!”阮似锦刚叫了一声,身体旋转,就换到了另一个人的胸膛。
苏璟宇胸膛起伏的猛烈:“大哥,你玩赖的!”说着苏璟宇低头对着阮似锦委屈道:“锦宝,你大舅舅好阴险,他耍我!”
苏璟宸手上还保持着抱孩子的动作,怀里已经空空了:“兵不厌诈。”但还是抵不过弟弟的蛮力。
阮似锦笑眯眯的:“小舅舅,你要好好学习哦!师父说好好学习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苏璟宇红了耳朵,看着正在一旁淡定偷笑的大哥,他有点手痒,但在自家外甥女跟前,他当然不能这么做。
阮似锦嘿嘿一笑,顺着小舅舅怀中的缝隙滑了下去:“锦宝已经长大了,锦宝可以自己走!”
说着阮似锦一把拉住了夏乾辰,一边向外走,一边脆声笑道:“外婆我来啦!你怎么知道锦宝的肚子饿了呀!”
“锦宝你跑慢点,带着小辰一块过来吃。”
苏母笑的温柔,并没有因为住在新棚屋里感到不适,反而她很享受如今的生活。
人要懂得满足,但不能只满足,还要有目标,带着目标去拼搏,这样往后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眼下苏家人的目标就是在清河大队盖一个属于自个的家,苏家。
第351章 清河大队火了,火到国外去了?
这边,阮似锦带着夏乾辰和苏家人一块捧着香喷喷的红薯和鸟蛋,坐在牛棚的门口看雪花飘落。
画面温馨,怡然自乐。
而苏家人,如今跟女儿团圆,时不时的给小孙女做点零嘴吃食,这样的日子,哪怕暂时还住在屋棚里吃着烤地瓜,也觉着心里头欢喜。
“……”
可是另一边的阮老头子就没办法保持这样的平静和谐了。
他这一上午突然接到了不少订货的电话,有华国人,也有口音蹩脚的外国人?!
阮老头子有些迷糊,到底外头的那些人是从哪里知道他们清河大队电话的?
后来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清河大队的发展事迹被之前来采访的人。民。日。报给发出去了,只不过第一期刊登时因为清河大队没什么热度,所以报纸上刊登的版面也很小,因此当时只是寥寥几人关注,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