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大多说话办事都简单直爽,没啥弯弯绕绕,更不会勾心斗角。
而本性淳朴的人在看到别人的成功也只会艳羡并不会嫉妒。
因为有小神仙在,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何必嫉妒呢?能当好人的话,谁也不想当惹人嫌的坏人。
不过阮春花自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她只是觉得在这种氛围下工作,一点都不累,反而也被他们的情绪感染,内心充满的希望,想要多干活,想要争先进。
-
万宁县的边缘,新华电厂。
忙了一上午准备去外头买两个包子垫垫肚子的阮建国一出门就碰到了熟悉的身影。
“夏哥?”
夏国安整个人穿的简陋却严实,他的脸上灰扑扑的,眼底青黑,眉眼有倦意,完全看不出他曾经那张坚毅冷峻的脸。
“嗯。”夏国安关上了门,拉着阮建国往里面走,往最深处走,甚至为了安全以前,他推开了办公室的书柜,带着阮建国进了里面被挖出来的小房间。
直到周围都静悄悄的,夏国安才蠕动着干涩起皮的唇道:“东西成功送到了。”
夏国安将自己在五九六基地里的所见所闻,除了那几层需要保密的机关,其余的谈话内容都告诉了阮建国。
“那位邓同志交代我一定要向你感谢,表示敬意。”夏国安道:“如果不是你的图,他们大约得迟两年才能研究出那样东西。”
夏国安在阮建国严肃的神情中继续分享着自己这一趟带回来的消息:“外头不平静,苏。维。埃。撕毁协议之后立马向。中。央。施压,让华国还债。总理考虑到全国的生产情况提议十年还清,但......”但对方很明显就是知道华国的情况还特意来施压的,本意不是要钱,而是打压屈辱。
苏。维。埃在华国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一把,却也在最艰难的时候踩了华国一脚。
不过在外人来看只是屈辱,但对于。中。央。军。方。来说,很明显。苏。维。埃是知道华国不会放弃研究。原。子。弹所以才会在经济上进行打压。
“最后还债的期限被压成了五年。”夏国安抿了抿唇:“中央拿不出钱,估计......”
阮建国看出了夏国安的欲言又止,于是便明白了。
国家没有钱,所以要筹钱。
向谁筹?
只有向老百姓筹。
但现在不同了。
他们有钱了。
第357章 计划?华国人的血性!
“阮老弟……”想到未来中。央。筹。钱。带来的压力,夏国安眼神里充满愧疚:“农场的人被下。放到清河大队,上面又要筹款。如果筹不到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用农产品抵债。”
也就是说每个生产大队里面可能都要交钱交粮。
阮建国看着夏国安脸上愧疚难堪的神情,出声安抚道:“是,但前提是我们没钱。”
夏国安闻声没反应过来,于是他愣愣的点头:“可是,我们确实没钱啊......”
阮建国目光沉沉的和夏国安对视着。
夏国安突然有些不确定了,他声音茫然:“难道我们有钱吗?”
“以前没有。”阮建国的话让夏国安感知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夏老哥。”阮建国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样东西,摆在了桌面上,落桌时发出了一声脆响。
夏国安垂眸看过去,借着房间里昏暗的煤油灯,他看清了那样东西。
黄金?!
“这?!”夏国安瞳孔猛地一缩,因为疲倦而卡顿的脑子开始了头高速旋转。
金条?
哪儿来的金条?
看份量有一斤重。
上面刻着‘大清金库 上上赤足’几个字,金条上还有着象征富贵的牡丹印花。
能看得出来,这批黄金被掠夺走之后对方不仅没有重铸反而对此引以为荣,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战利品。
夏国安当然明白这是大清朝的东西,也就是华夏的东西,但一看到这几个字他就想到了那成百上千吨被敌人掠走的人黄金。
历史参考
屈辱,实在是屈辱!
国库被敌人打开,枪杆子抵在眉心,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肆意掠夺。
建国后,上面的人打开国库,里面空荡荡的,几乎能拿走的都被拿走了。
所以华国打仗要靠老乡捐,发展要靠老乡帮,炼钢也靠老乡支持,甚至城里人吃的供应粮也靠老乡。
夏国安当然知道生产大队里面有多不容易……
他缓下了情绪,语气平静的解释道:“五十年初黄金溢价,通货膨胀,黄金涨价到七百美。金一盎司,一克就能达到三十二美。金。美。金和人民币的汇率目前是一比两块八毛九。一美。金将近是华国的三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