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过于偏心自己家,苛待别人家,可是要被举报的,哪怕闹出去不会有啥惩罚,但这个年代乡下人朴实单纯,有骨气,还在乎面子,所以一般人都干不出这种会被人戳脊梁骨的腌臜事。
这一边阮老婆子带着人分饭分菜,另一边阮老头子也开始安排劳动力切猪肉,栓肉,给肉编号了。
这一天对于清河大队的所有人来说比过年还喜庆。
过了个把小时,大锅见底了,人也都各自散去了。
阮老婆子也带着自家二儿媳妇打好了一家人的量回家去了。
阮家儿媳妇孙金凤抱着簸箕,看着里面黑乎乎的杂粮馍,一路上她的脸色也没比杂粮馍白到哪里去。
她今天可是抱着占便宜的念头去的,可没想到半点便宜没落着,还累的她浑身疼。
孙金凤恨恨的想,自家婆婆是不是蠢的要命老是使唤她,平时那么霸占着家里的中馈,连家里有多少粮食都不愿意跟她们作儿媳的说。现在倒好,她想帮家里多扒拉点东西她都拦着。
阮老婆子察觉到身后的二儿媳妇怨气,她却没说话。
阮老婆子自认为已经提点过这个二儿媳妇不少次了,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心里要有个数。
可偏生二房这个就是个天生心眼缺的蠢材,眼高手低,没脑子。
也不知道老二那个猴精的货怎么看上着蠢娘们的。
阮老婆子收回了余光,心里是越发看不上自家的二儿媳妇。
只不过看不上归看不上,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阮老婆子心口叹了口气,只觉得累,但想到自家得了个小神仙的孙女,她心底那股郁气忽然就通畅了。
阮老婆子是想通了,大不了以后分家,免得有些人天天认为她偏心三房。
这么一想,她还真有点动心。
要是分了家,她想怎么疼自家小孙女就怎么疼,哪里还要管大房二房咋看?
那到时候的日子得过的多松快。
这么想着,阮老婆子的心里还真的开始萌生出分家的念头了,不过分家不是小事,有这个念头是不假,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
(5.15前来回答看不懂的宝子们)
问:苏桂兰为什么出远门看病不带孩子?为什么要出远门?!
答:苏桂兰有心病,一是苏家没了消息,二是自己身子弱让女儿先天不足她愧疚,产后抑郁很常见吧?阮建国看不下去了支持自己媳妇出门一趟,其实夫妻俩心里都清楚,治好的希望渺茫,但还是要去,抱着绝望的心情去求一个希望。
幸运的是苏桂兰出门从顾叔哪里带回了了两千块,带回了问诊的信息,带回的是希望。
另:六零不是现代,出门不仅要花钱还要带干粮。去远一点的地方排队买火车票可能要等几天,买的票还可能没座位。乡下人没有粮票口粮要靠花钱跟城里人换全国粮票。吃喝拉撒哪哪都要花钱。苏桂兰一个大人出门一趟都不是容易事,还带上一个三岁的傻孩子怎么照顾?苏桂兰出门打听大医院看病花销多少。如果实在治不起,这一次出门就要断了给孩子治病的念想!一个孩子母亲抱着绝望的心情去省城找一个念想,只要挣钱孩子就有的治的念想,哪怕不是治好。
第24章 世道要是乱了,可就当不了咸鱼了
老阮家。
阮家大嫂已经开始收衣服了,夏天日头好,早上晒的衣裳,晌午就干透了。
与此同时,三房屋内。
阮似锦已经醒了,她正托着腮帮子看着自家便宜爸的伤口情况。
伤口表面看起来还是很恐怖,只不过他的气色倒是一点比一点好了。
想到年底的大饥荒,阮似锦有些愁,该怎么保住阮家呢,如果只保阮家,清河大队的其他人会不会为了活下去而迫害阮家呢。
还真是难搞啊。
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活一日算一日的某咸鱼,现在就已经开始愁了。
正如绣娘的遭遇,在乱世中,独善其身就相当于是活靶子,她家中的财富就像是毒药,没能力守住,便毒害了自己。所以人万万不可露财炫富,更不能在危难之中考验人性。
人性善变,最是经受不起挑战。
阮似锦苦着小脸,心道难不成全救?那多麻烦啊。
“怎么了囡囡。”
阮建国一睁开眼就看到自家小闺女苦着脸,一副小大人似的忧愁的模样,看起来可爱极了。
阮似锦收起了乱糟糟的思绪,软声回道,“囡囡担心爸爸痛痛。”
她的声音轻轻的,软软的,像是小刷子一样,轻飘飘的摩擦着阮建国内心之中最柔软的地方。
果然自家闺女就是越看越可爱。
“不疼。”阮建国面上挂着笑,“一点都不疼。有囡囡在,爸爸的心里都在冒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