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其他人也都醒了。
大家都揉着肚子出来,看样子是都想弄点东西吃。
“好饿啊。”有人小声埋怨道,“昨天就是饿着肚子睡的,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东西吃。”
刘永胜闻言对上了那个知青的视线:“大家都起来了也好,我正好想问大家点事情。”
众人听到了刘永胜的发言便都安静了,只有顾平安大方的问道:“什么事?”
“知青点是一个大家庭,咱们做饭挑水打扫卫生都得有个章程。”刘永胜不紧不慢道:“昨天下午是我先去挑的水,不到二里路外的大队部里就有一口水井,走小路还能更近一点。往后知青点的活大家都是要公平承担的。”言外之意就是平摊。
对此众人没意见,只是心底隐约已经开始感觉到压力了,这还没开始上工呢就有这么多事要干。
“最重要的是咱们知青点做饭的事。”刘永胜道:“大家考虑一下,是把口粮聚在一块做饭吃还是单独吃。如果大家单独吃饭那做饭就得排队,柴火也得自己去山上捡。”
刘永胜说完也没给什么决定性的建议,反而止住了话茬留给其他人时间思考。
反正无论得出了什么结果都是个人选择,到时候闹不愉快也埋怨不到他头上。
按照刘永胜的想法肯定是大家一起吃饭更省事省柴火,但刘永胜心里清楚,知青都来自不同家庭,有的人带了粗粮有的人带了细粮,质量份量都不一样。
而且男同志吃的多,女同志吃的少。如果硬生生把大家团结在一块做饭也不是一件好事。
除非大家都能想明白团结起来过日子才更省事,得适当的凑合将就,不能时时刻刻都斤斤计较。
不然他情愿不当这个知青点的小队长也不想跟一群脑子不清楚的人搭伙过日子。
反正他自己会做饭怎么着都能活下去。
想到这刘永胜看了顾平安一眼,带一个聪明人对他来说倒是不勉强。
第198章 空间升级?!
顾平安看了看周围人并没说话,他不觉得这些人当中会有人做饭比锦宝妹妹家好吃。
他虽然带的口粮不多,但是钱和粮票很充足。
顾平安想着要不要等会上工的时候去问问大队长愿不愿意让他搭伙吃饭。
吃饭这件事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很重要,可不能马虎。
知青们面面相觑,男生们都不怎么会做饭所以没主动吭声,倒像是在考虑利弊。
女生们大部分都会做饭,但神情看起来也很纠结,明显是在考虑合不合适。
她们家里给的粮食有限,以后也很难收到家里的帮助,所以这次带出来的口粮对她们来说至关重要,起码得熬到大队分粮食的时候。
“要不咱们一起搭伙吃饭吧?”
坐在刘永胜旁边的男生白净文弱,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虽然五官普通,但气质斯文秀气,属于看久了会顺眼的类型。
赵文志理性分析道:“马上就要到冬天了,我们每个人能收集的干柴火都有限,分开起灶既不合实际也耽误时间。”
说完他目光坦然的看向女同志们:“而且我们男同志确实不如女同志细心手巧。同样的,女同志们也不如男同志们力气大,不如我们平均分工,各取所长。”
女知青们互相看了看,终于缓缓点头,以王静为首,她年纪最大,所以她主动提议道:“要不力气活男同志们排个表轮着来,做饭我们女同志排表轮着来。”
继而王静又补充道:“以后如果有其他活,也可以大家平摊。”
这句话还是比较中肯的。
刘永胜点头,“可以的,那咱们制定个表格吧。”
顾平安扬了扬眉,不准备现在就单起炉灶破坏团结,反正他口粮带的少先入伙几天,等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再单方面宣布散伙也不迟。
“可以。”顾平安也出声了,他提醒道:“那要不也把大家口粮数量记录下来,这样咱们彼此心里也有个数,免得闹出什么误会。”
免得有人总觉得被人占了便宜心里不舒坦。
“可以。”
刘永胜给了准话,鉴于他昨天为大家挑水奉献,这会大部分人都挺信任刘永胜的,觉得他靠谱有担当。
到了这一步,大家都回屋拿粮食了,唱票般的记录方式,每个人自己报出姓名和缴纳的粮食份量,刘永胜翻出了行李中的纸和笔负责记录。
这个环节也帮助了众人互相认识,也省得再自我介绍了。
同一时间,大队的广播响起,通知的内容便是雨天歇工,于是知青点的人才松了口气,准备起了做饭的事。
-
村尾,阮家。
吃完早饭后,阮家老两口就各自去忙了,阮建国则是又跟夏国安一道出门,他们最近一直早出晚归的。而苏桂兰则是一边在家里研究美食,一边带闺女,还算是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