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六零,咸鱼女主带全村发家致富(272)

作者:桃大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李!”

阮老头子出声抬手,将正在咧着嘴笑手里还在敲着小胖锣傻乐呵的老李叫了过来。

老李随手又敲了两下,‘呵呵’傻笑着看向阮老头子:“咋了大队长?”

阮老头子见周围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才压低声音,无奈道:“下午我得去一趟火车站接人,几个作坊的事你多看着点。”

“接谁啊?”老李不明所以,因着兴奋所以他没听出阮老头子话语里低迷的情绪。

“接知青,上面说有十三个。”阮老头子长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沉重了不少。

“多少个?”老李惊叫了一声,“那得吃我们多少粮食啊。”现在虽然不是双枪农忙的时候但是大队里头的活也不少,可...可知青有几个会干农活的啊?

老李皱起的眉头看起来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咱们大队里不能少要几个吗?”

“不能,人都是上面安排来支援乡村建设的。”阮老头子自己说这话都觉得勉强,他承认知青会读书有文化,但知青能帮忙种地,他是不信的。

说到这阮老头子脸色更难受了,“上面领导说上山下乡来扶持农村的不止一批。”

“啥?!”老李捏着小锣的手都在抖,“真是要人老命了!”

阮老头子轻叹一声,“大队里的粮食也得规划下了,你让建党找几个人去清算一下咱们大队除了留好的粮种以外还有多少粮食。咱们大队冬天也得留着给社员们的救济粮,剩下的看看怎么规划,得挤出来给知青点留一部分。”

老李的脸都黑了。

第一批知青来了十三张能吃的嘴,就这,还有下一批?

老李不禁想,要不是小神仙死里逃生碰巧好起来了,要不是大队长带着大家紧赶慢赶的搞生产,那他们清河大队的社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安稳过冬吗?

答案很明显。

老李神情严肃了不少,他重重的点了下头保证道:“粮食的事保准安排的好好的。”

“行。”阮老头子随口叹道,“知青点应该能住下十三个人吧?”往年来的知青从分房开始就闹出了不少问题。

老李坦然道:“咱们大队的知青点已经很好了,屋子都是新盖的。我可听说了,隔壁孙家屯大队啥都没准备。”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反正知青们要是好生说话他可能会帮点忙,如果来了群刺头他不会惯着城里人的臭毛病。

-

转眼到了下午。

阮老头子喊上了大队里负责开拖拉机的老周,和他儿子小周一块去县城。

到了县城的火车站外头,看见一群拎着行李、正四处张望的年轻男女。

阮老头子默默叹了口气,数了数,这才十二个人?咋还漏了一个。

没多想,阮老头子直接举起手里的横幅,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清河大队’,“要去清河大队下乡支援的知青赶紧上车!”

听到这话,知青们这才意识到眼前的拖拉机是来接他们的。

看着眼前的拖拉机,拖拉机上明显拉过其他的农作物,虽然清扫了但还是有些泥土。

知青们脸色犹豫的看着自个的包裹。

就在这时,巷子里窜出了个黑影,他左手一个皮箱,右手一个皮箱,身后挂着大包裹,胸口乱七八糟的挂着许多小包裹,另外他嘴里还咀嚼着没咽下去的大肉包。

“我我我!我也是去清河大队的!”

来人乐颠颠的将自个手里价格昂贵的真皮大行李箱放进了车斗里,“嘿嘿嘿,大队长好!”

顾平安笑的跟要回老家一样,身后的那十二个知青都看傻眼了,心道这人该不会是傻子吧?去乡下吃苦有什么好开心的?!落在他们眼里,顾平安这样的就是个十足的异类。

他们十二个人都是从各个地区分来的,按照街道办的指示在火车站门口等着人来接。

来的时候他们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就只看到了这个十七八岁左右少年的背影,因为他身上带着的东西多很惹眼,所以才判断他也是要下乡的知青。

只可惜没等他们搭话,这小子已经拎着大包小包的去国营饭店吃饭去了。

“顾二?”阮老头子认识这傻孩子,因为这娃娃跟锦宝熟,性格也开朗,就是话挺多的,脸皮挺厚,人也挺能吃的。

不过这不是顾县长家的孩子吗?

县长家的孩子都要下乡支援?

这样白嫩好看弱不禁风的娃娃,也不知道县长家里是咋舍得的。

“是我是我。”顾平安动作麻利的上了拖拉机车斗,以往娇气惫懒的少年这会却坚强独立的很,他乐呵道:“这回我带了好多好吃的,回头送给锦宝妹妹吃。”

他带的吃的有很多都是京都寄过来的,连国外的巧克力零食啥的都有,反正万宁县是买不到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