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太子殿下您先前见过吗?”
“长公主府上见过一回。”苏幼虞满脑子惦记着苏清容,仔细想来自己和这位太子并没有什么交集。
兴许只是见色起意罢了,她注意离他远点就行。
嫔妃们三三两两四散开来,皇子之中七皇子楚王得了皇帝许可,直冲着花丛之外一个衣着典雅沉稳的宫妃小步跑了过去。
七皇子虽然年满十八刚刚出宫开府,整个人还带着些许稚气,“儿臣给母妃请安。”
那宫妃的视线这才从那边的苏幼虞身上收了回来,“起来吧。”
“母妃在看什么?”楚王顺着淑妃目光看过去。
“那位……是苏家三姑娘吗?”
“啊?”楚王摸了摸后脑勺,他和苏幼虞也不熟,“看着像是,不过儿臣记得秦大人是从苏家出来的,和秦大人画得画像有些像。”
早几年他被派去支援边关,意外结识了当时在军营之中已经坐到了副将的秦封。那幅画像就天天摆在秦封的书桌旁。每年重画一次,那小姑娘都会长大一点。
后来他回京请旨皇帝封赏秦封,这才让皇帝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出色的武将。
当年适逢江南闹饥荒民怨重,还有动乱谋反的预兆,皇帝一直怀疑官官相护勾结,便给了秦封江南的任务。
秦封虽然是手段吓人了些,但是却处理的很出色干净,深受皇帝钟爱。
老皇帝虽表面上温和如玉,但内心极度喜欢秦封这样狠辣的年轻人。楚王聪慧,自己父亲多善伪装,多虚伪他早就领教过。
淑妃听到那个人,柔和沉静的面色有了些许动容,“秦大人比你要年长些,你遇事可多与秦大人商议,万不可使小性子。”
“母妃放心。”
淑妃不放心的啰嗦了一句,“要记得,你……你万不可轻慢对待秦大人。”
“这话您说了很多遍了,儿臣都记得。”楚王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他的命是秦封捡回来的。
自然不论秦封有多么凶残可怕,他都非常信任秦封,甚至远比他皇宫这些亲兄弟要亲近。
淑妃点头,温和出声,“你先去忙吧。”
“那儿臣晚些时候请旨,去陪母妃用膳。”楚王俯礼离开。
旁边宫女笑道,“殿下真孝顺,连太子都没去找皇后娘娘,只有咱们殿下请旨过来跟娘娘问安。”
淑妃并未注意宫女说什么,只望着苏幼虞出神,像是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故人,“苏家这孩子长大了,和她生母真像。”
宫女有些意外,应了一声,“是啊,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是听说性子不如虞宫主,软得厉害。”
这孩子若是被生母养着,一定随她活泼伶俐又不拘于世俗。
必不会是如此容易被欺负的样子。
淑妃沉默了许久,缓久转身叹了一口气,话中意味不明,“都怪我。”
第51章 这般荣宠
皇帝顾念苏清容怀孕不宜劳累,过了没多久便差人送她回去,还当着众嫔妃的面赏了一批血燕窝给她补身体。
这般荣宠,令人羡慕。
苏幼虞沾了光和苏清容一同坐了轿撵回去。
她和姑母一并进了屋子,春日暖风抚过窗框,吹得纱帐上挂着的福袋都轻轻摇晃着。
苏幼虞余光瞥见那摇晃的福袋,上面还用金线绣着花椒花生等小玩意。
忽而她心里涌上些异样,抬头多看了几眼福袋。
苏清容以为她喜欢,“挽心,去把那珊瑚福袋拿下来。”
苏幼虞摆手,“没事的,我就看着那绣工真不错好。”
“我这挂了许多,是东海藩国送的珊瑚,陛下送过来让我安胎。”苏清容轻拍着她的手,“你要喜欢就拿去玩。”
挽心拿过来那福袋递了过去,笑道,“这上面的花样还都是挽月绣的,她先前可是宫中绣坊出来的给陛下绣衣服的。”
苏幼虞见那绣工精巧,确实不是一般人的手艺。
忽然间一股似有若无的百合香气钻入鼻尖,苏幼虞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她翻看了一会儿,拿出来里面的珊瑚眸光暗了下去,鬼使神差的开口,“那能不能让挽月姐姐教教我?”
“姑娘这可折煞奴婢了,”挽月听这声“姐姐”,惶恐道,“姑娘喜欢是奴婢的福气。”
苏幼虞四下看着,才发现这屋子四处都挂了这个福袋,甚至在苏清容的枕头上似乎都用了珊瑚。
苏幼虞带了两个福袋回去,用了午膳带着挽月一并去了自己的阁楼里,她命人摆好了绣架,手里端了一盏茶,靠在旁边看着挽月做绣活。
那个故事,她只记得挽心是随了苏清容在宫城高阁上自刎。
挽月她并没有见到过这位婢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