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这个倒是也答应了。
皇帝想让皇后看着苏幼虞,腊日节她一出去一整天,倒不如把苏幼虞带在身边好。
尤其是现在苏家追得紧,总是问苏幼虞下落,这回儿给他们看一眼再把人关起来,他们总能消停一阵。
总之是秦封不放,苏幼虞也不能放。
皇帝那边打着自己的算盘。
苏幼虞这边小算盘也噼里啪啦的响。
腊日节当日,众朝臣官眷进宫朝拜,皇帝最要脸面,又根本没抓住她的过错。
到时候她但凡出现在家人朝臣面前,装病弱可怜多引导几句,由不得皇帝不放她。
苏幼虞起早梳洗整理,陪着皇后仪仗出门。
腊日节是皇帝患病之后,第一个亲自主持的大祭祀朝拜,他撑出一副自己全然病愈的帝王威仪,挺直腰板站在前面。
苏幼虞跟在皇后身后,等待着时机。
而此时清早祭祀礼钟隆隆作响,请朝臣进宫。
大开宫门之时,没有人进来。
众朝臣只围聚在外面,一阵惊恐喧嚣的看着正前方。
只见宫门外最近处站着一个浑身素色不戴任何发饰的妇人,手中高举着什么。
皇帝皱眉,偏头问了句,“宫门口什么人?”
李公公也没看清,叫人让外面的妇人上前。
妇人高举着东西走进宫门,外面的朝臣才踟蹰着上前。
苏幼虞秀眉一下子蹙紧,牢牢的盯着从门口进来的陈氏,心下大惊!
她一身清肃,脱簪而立,她手上举着的是她的一品诰命服!
第373章 逼到自尽
苏幼虞全然没有想到,略有些着急的上前一步。
旁边宫人立马伸手拦了下,
“姑娘,莫要殿前失仪。”
前面陈氏一步一步走到了场地的中央,又走到了皇帝仪仗的前面十丈远的台阶下方。
后面乌泱泱的朝臣才从宫门外走进来,和陈氏始终隔着一段距离,都是一脸疑惑纳罕的看着她。
陈氏只规规矩矩的行礼叩拜,“臣妇苏陈氏,叩见陛下。”
皇帝面目严肃,扬声道,“你这是做什么?”
偌大的皇宫因冬日寒凉显得孤冷肃穆,一片寂静之中。
陈氏突然扬声,“冬月二十八,我苏家与晋王府结亲当晚,陛下下旨包围兵部尚书府院墙内外,陛下以思念贵妃,疑心贵妃并未仙逝为由带小女入宫,臣妇与家兄多次上书至今未果。”
“臣妇居家反思多日,自知苏家数十载承蒙皇恩,至今却无以为报。”
“贵妃携皇子不感念皇恩自尽,实属苏家过错,陛下哀怨苏家合情合理。”陈氏放下手里的诰命服,“臣妇特此来请罪,归还皇恩!”
“想来小女册封县主郡主,荣宠全部都是陛下恩赐,实在是无福消受,如今也一并送还陛下!”陈氏身后几个大箱子被抬进来,全部都是皇帝当初在册封苏幼虞县主,郡主的时候送的封赏。
当众送还封赏,多少有些打皇帝脸的意思。
皇帝皱着眉后撤一步,“朕金口玉言,你此举何意?!”
“臣妇别无他意,只是小女年仅十六,深居简出,不问朝堂政事,也无关贵妃身死。想来今日灾祸还是因为福薄。”
皇帝声音浑厚,“你觉得朕带她入宫,是一场灾祸?!”
陈氏不置可否,是不是灾祸皇帝自己心里清楚,她没有明说还是礼数周全。
“臣妇自此别无他求,只恳请陛下送还小女!”陈氏的声音回荡在偌大的宫城之中,狠狠的敲打在宫城墙壁上又灌入众人耳中。
“陛下若是心存疑虑,大可以寻我苏家任何一人,不要难为一个孩子!”
宫城内外一片骇然。
苏幼虞看着下面的陈氏,眼睫微颤。
她自见到陈氏以来,陈氏无论何时都是谨小慎微,又不爱出头,生怕哪里得罪了人。
甚至和大房闹分家的时候,她都和和气气没有红过脸。
而此时她没有半点富甲商女和诰命夫人的光鲜贵气,当着满朝的面,和皇帝争人。
“朕难为她?”皇帝当众被这么指责,脸面上很是不好看。
“臣妇不敢,只是小女身体弱又病着,臣妇只想带孩子回家。”
后面苏昆寒见状连忙上前,“陛下,弟媳如今也是知道孩子病了心下着急,陛下也为人父母,一定能感同身受。恳请陛下恩典。”
韩老将军皱着眉摇头,从人群中出来,“陛下,贵妃仙逝我们都不愿接受,可如今已成事实请陛下节哀。莫要因此再寒了贵妃家人的心才是。”
晋王看了他们一眼,跟着上前,“父皇,苏尚书尚且在北疆御敌,恳请父皇抚恤家眷。”
后面有人看晋王上前,也接连符合,“恳请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