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甜道:“真行啊。可是做事情的工人也被调走了。”
“有那么多退休的工人,都想着赚点钱,我就帮你们从外地找几个刚退休的成手来,准时把事情完成了就是了。到时候你就可以走人了。就算被厂里发现了,他们能对退休的老头干什么?”
石宏昭点头:“成!这主意不错。就拜托你了。”
顾甜想了想道:“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以前石宏昭的工友,过来探亲顺便来看望石宏昭的,顺便操作一下车床,回忆一下当年的时光。”
“好主意!我帮你弄!只是,这人咱们自己请,金属零件咱们自己买,这个花销可不少。”
石宏昭的意思是自己拿钱出来。
可顾甜却觉得窝火,凭什么自己花钱给厂里贴金?
第264章 原谅?我凭什么原谅!
虽然钱不多,却也让人非常闹心。
凭什么他们要这么窝囊的出钱?
顾甜道:“咱们自己花钱办事,一句好话都不会有的。到时候要是得了什么奖励和荣誉,厂里那帮浑蛋也一定会抢功劳。这事儿得跟李同志说一声。不能白干活。”
杨东想了想道;“咱们做成配件后,干脆自己把成品直接送到京城。把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看看他们是怎么“支持”你工作的。”
石宏昭一笑:“这可是在给总厂和分厂上眼药呢。”
“你不用明着说难听的话。”杨东道:“咱们就说厂里管理混乱,怕他们耽误事儿,直接送去。他们自然会觉得奇怪,一查就明白了。”
顾甜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你,这主意不错。咱们赶紧加班加点,赶紧做完了拉倒!”
“行!”大家商量的差不多了,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们决定把这事瞒着厂里。
正好是过年的时候,按着以前的惯例,都有新年慰问。
顾甜就让柴东洋和石雄,廖明吉等人帮忙,让马帮找了一些家庭贫困的牧民,去厂里寻求帮助。
“那些厂领导都是沽名钓誉的人,你们帮忙多找些能说会道的牧民,最好再叫上媒体记者,他们一定会飘飘然,没时间打理我们了。”
“放心,会长大人,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顾甜赶紧摆手;“我是什么会长,要啥没啥,就是个吉祥物。”
石雄笑道:“别谦虚,现在牧区谁不知道你的大名?您给他们带来了赚钱的机会,是他们心中的卓玛。”
牧区那边贫困了几十年了,如今,他们可以把家中的男孩送去修路,或者加入马帮运货。
而马帮运出各种本地特产,也把内陆的各种生活用品运进来。
这里的集市和商店也逐渐增多。
家中的女孩子也可以做杂活,当服务员,极大地提高了家庭的收入。
老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起来,他们纷纷夸赞顾甜帮忙提供的机会。
顾甜知道,卓玛是藏语仙女的意思,这么夸她,让她老脸一红。
“我可没那么好,帮我做好这件事,到时候我帮你找新的生意。我帮你们联系我家乡那的农场,蘑菇和各种山货,都可以运过来卖了。”
几个人都很高兴,多一条生意渠道,就多赚钱啊!
石雄就自告奋勇的帮着运一趟货:“我想顺便看看升旗,带我媳妇见见世面。”
“成,那就靠你了。”
很快,厂里的领导就被贫困牧民请到家中拜年,地方报社和广播电台的人也参与了报道。
这些人一连在外面慰问了十几天。
石宏昭就趁着这次的机会,带着工人日夜赶工,把工作给做完了。
零件直接交给了马帮,石雄亲自带队运出了大西北,送去了京城总部,同时附带了石宏昭的一封信。
他写得非常有水平,没有埋怨任何人。
只说这些零件得来不易,精度又高,害怕运输途中出事,影响使用,所以他们自己自费运来了。
但是上头的人都是人精,哪里会不知道肯定有内情?
他们随即打电话李同志,李同志就把事情如此这般的说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逼婚?不给人不给材料不给钱,想逼人妥协,石宏昭也是没办法了,自费找的人,和材料偷偷的做出来的。你说说,把人都逼成啥样了?”
“这是军工材料!也敢这么意气用事?我们这就去查,一旦要是确定了确有其事,一定给石宏昭一个公道!”
厂里面的那些领导,还在等着石宏昭完不成任务,找碴儿施压告状呢。
谁知道却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
石宏昭早已经把零件做好了,送到京城去了。现在上面正在调查这件事。
“你说什么?什么时候的事儿,我咋不知道?”听说了这件事的王处长差点没从办公椅出溜到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