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深山老林,种田捡菌卖冰粉/思源种田+番外(646)

作者:橙思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又一年,这一年平江县出了大事,刘家幼子刘青河以十四岁的年纪,成了平江县的案首,也是平江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案首。

刘青山这一年也正式成了刘家在外的第二把手,刘立夏一下子轻松了好些,不到大事不出手,空下来的时间留给孩子丈夫父母,还有自己。

生活节奏一慢,连身心都跟着舒适,还是这样的日子是人过的,那之前每天忙到半夜不睡得,简直要人命。

到了这年,平江县已经成为了甜杆种植基地,家家户户都种有甜杆,刘立夏除了在下河村建的有作坊,在别村也建了几个。

当然,百姓们种了甜杆也不都全拿到她这儿卖,总有些有野心的人想着自己试一试,虽然最后也有能做的出来的,但质量总不好,最关键的白糖就做不出来。

这几年,刘立夏不止把基地建在平江县,也在周边几个县建了,还想着把这东西种出到府城去。

但不知道是不是土壤的原因,种出来的甜杆总不对味,颜色也不对,一瞧就瞧出来了。

因着过往船只的功劳,平江县这个地方在天下出名了,人们都知道现今在全天下畅销的各种糖就是出自这里,百姓家里或多或少的总要买上那么一点。

还有这里特有的地龙鸡也是一绝,尤其是烤鸡,渐成一道天下名菜,文人墨客无不向往。

随着糖在全天下的畅销,如今糖税已经成为了国库第二大税收,每年给国库带来的收入仅次于盐税,比茶税还高。

引起朝中重臣的高度重视。

刘立夏二十一岁这一年,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赵家的长子出生。

刘青河在这一年成为了平江县最年轻的举人。

刘青山也在商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一直带着笑嘻嘻的面孔,但是做起事来又雷厉风行,果决狠厉,被人称为笑面虎,有时候还被人叫做铁公鸡。

大家再也不敢把他当做刘立夏背后的弟弟瞧了。

赵成的日子里有妻子,有孩子,家里的产业如今在两夫妻的经营下,跟着家里的糖铺子开遍了整个天下,一个州有好几个,每年的收入跟刘立夏的两成分红比也不差多少了。

刘立夏二十三岁这一年,刘青山终于抽空考了个秀才,也在这一年成了亲,可把刘大柱跟周氏笑坏了,孩子终于舍得成婚了,要再不成婚,都要担心这孩子有什么毛病了。

刘青河在这一年进京赶考,刘立夏跟赵成带着一家老小上京, 明着送他去赶考,暗里却想着带着一家人出门游玩一番。

被留下的只有那对新婚夫妇,不过人小两口也不介意,刚好可以好好过过二人世界。

马车中,刘立夏跟周氏带着大女儿赵静安,后面的马车里刘青河跟刘大柱带着小儿子赵世钦坐在一起。

赵成在外面骑着马。

赵静安掀开帘子,羡慕的看着在外面骑马的父亲,直笑着道:“爹,爹,我也要骑马,我也要骑马!”

赵成一笑,笑着将赵静安给抱了出去。

这一闹腾,后面马车的赵世钦哪还坐的住,非要闹着也要骑马,不给骑就哭。

给刘大柱跟刘青河磨的,刘大柱不会,刘青河才刚学会没多久,没那信心骑马还带着孩子。

刘立夏一笑,对着下人就吩咐,“把我那匹红骢牵来。”

赵成关切的道:“你成吗?”

刘立夏安慰他,“我又不跑,抱着他慢慢走还不成?”

赵世钦终于如愿以偿的坐在娘亲怀里,小身子高兴的一跳一跳的,激动的叫个不听。

赵静安也哈哈大笑。

周氏掀开帘子嘱咐两人要带好孩子,刘大柱跟刘青河则躺在马车里睡起了大觉,终于没有孩子在耳边吵了,可以清净一会了。

上京的路上,一家人悠悠哉的,本来两个月的路程,一家人生生的走了五个月。

不过日子总是幸福的,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正文完。

第501章 赵成番外一

“你还要养他到什么时候?他不祥你知不知道?你看他把他们一家人都克死了,连你妹妹都克死了,

你还要留他在我们家,是嫌我们活的太长了是不是?!反正我不管,这个家有他就没有我, 你看着办吧!”

小小的赵成站在舅舅的院子外,听见里面传出来熟悉的争吵声,默默的转身离开了。

天天这样吵,自从娘去世后,这样明里暗里的争吵他已经听了无数遍了。

回到屋里坐了很久,也想了很多,他不愿舅舅跟外祖为难,也不想因为自己让这个家散了,起身收拾了自己的一些东西,留下一封信,就背上包袱走了。

此时他也有九岁将近十岁了,已经知道了好多东西,娘也给他留了屋子,为了以防万一,生前就将大梨村的老屋子给修葺了一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