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那个时候看不上这点钱的夫人,都重视起来,没想到这还没开到府城去,这东西就这么挣钱了,这要是走出去,那还得了。
最近,码头要在县城重建的消息也一下子传播开来。
刘立夏不久前在夫人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现在消息传了开来,整个县城的人都欢呼雀跃。
刘立夏也很高兴,她就知道她没看错,县太爷还是有点本事的人,码头果然在他们县城建起来了。
隔壁安城县没抢过。
等到码头选定的位置定下来,家里人就更兴奋了。
刘青山对刘立夏佩服的五体投地,“姐,你真的是太厉害了,码头那里有我们那么多铺子跟地,倒时候统一的都开成铺子,这得赚多少钱呢?”
刘青河笑着道:“这要是普通人在那里有一间铺子,一家子什么都不干这一辈子都够了,还能活的够滋润。”
周氏不明白其中的厉害,“这么厉害呢?”
刘大柱好歹做了这么几年的生意,知道一点,道:“你想啊,码头要是建好了,
这南来北往的货船都把咱们这儿当多歇息的中间站,那些人在水上漂流了这么久,总得下船补给点吃的喝的用的吧。
而且这一补就不是一点半点的,总得备上那么十天半个月的,你想想,这不是一艘船吧?
要是一日能来十艘船,那我们这铺子一日能卖多少东西,得赚多少钱?”
刘立夏补充,“不止呢,要是遇上那商船,看上了我们的货物,什么糖啊,辣椒啊,还有我们县的鸡,都一车一车的运出去,运往大江南北,不是就迅速传遍天下了。
我们这些东西就出名了,成了县里的特产,平江县也跟着出名。
以后每每靠岸的船只,都会想着来带点特产回家,那我们这地方就跟着发展起来了,大家伙的日子都好过了。”
周氏一拍大腿,“哎哟,这码头修起来能这样好啊,县令真是了不起,太会为我们着想了。”
刘青河道:“不过,县令都来了好多年了吧,一个任期是三年,也不知道他还会在这里留几年。”
这话一出,几人都很担忧。
能遇上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县令,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要是换一个......
刘立夏一挥手,道:“不用担心,就算县令以后要走,那也是将平江县发展起来后的事。
他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将平江县治理的这么好,肯定舍不得就这么被人给毁了,下一任县令他一定会好好选人的。”
第491章 不念了
刘大柱几人明显不相信,“他也就是个县令,还能决定下一任县令的人选?”
刘立夏笑笑不说话,他是个县令,但可不只是县令啊。
虽然不知道秦县令是为什么来到这里当县令,又为什么在这里待这么长的时间,但是从他这几年的动作中就能看的出来,他是真心为民做事的。
所以他一定不会让自己的成果就这么轻易地让人毁去,人有那个能力。
这件事不是他们能左右的,提了一嘴就不想了。
家里去年又添了八百亩地,他们家如今一共有一千亩地,有好几个庄子了。
今年的甜杆种了三百亩,辣椒三百亩,冰粉果三百亩。
下河村的村民见这甜杆熬成糖这么挣钱,也厚着脸皮讨了一些种子,种在自家地里。
刘立夏巴不得,他们一家人人力终究有限,这甜杆能传出去更好。
她得将村里这作坊赶快建起来,不然到时候码头开起来了,那点子库存恐怕不够。
还有这辣椒,也传出去了,主要是她不传出去也没办法,人们自己就将买回去的红辣椒剥开,抠出里面的籽,留着育秧,那么多种子总有那么几个能长出苗来。
这玩意在手里又握不住。
如今唯一还留在手里的,就是冰粉了。
不过恐怕也留不了多久了。
他们家的地在那里摆着呢,地里有些什么东西,一目了然。
别人只要不是傻子,用脚指头想也能知道这是什么,毕竟有什么能跟不要命似值得她的种上这么多。
这么多东西,光是这两个县城肯定销不出去。
刘立夏今年准备将铺子开到府城去了。
还是得尽快过去抢占市场比较好。
就等着村子里作坊建起来就去。
码头近几日开始建,也不知道建多大,最低也得等到明年夏日才能建好,不过这码头应该可以边停船边建吧?
没隔几日,刘立夏就对着家里人宣布,“爹,娘,我要去府城一趟,你们谁跟我去?”
刘大柱连忙举手,“要不这次让青山跟着你去吧?反正他不是不想念书了吗,让他跟着去见见世面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