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留的黑面馍馍没动,早饭随便吃了点。
是的,他们家现在已经开始吃早饭了,这是一个大进步啊,虽然早饭很简单,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点野菌菜汤,但还歹有口吃的不是?
吃过早饭,刘立夏带着两个小的继续敲松子。
至于昨天敲下来的那些,刘立夏找来一个大木盆,家里唯一的大木盆,将松子泡在里面。
得泡上一个小时,没有表,她也不知道一个小时是多久,只能尽量的多泡一会,泡软了就行了。
利用这个时间,她继续和两个弟弟敲松果。
算着时间大概到了,刘立夏起身检查了一下,发现松壳软了,立马道:“青山,去烧火,可以了。”
刘青山立马道:“好勒,这就去。”
刘青山烧火,刘立夏找来家里蒸馒头的蒸屉,将泡软的松子捞出来放进去,架上锅,蒸上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
半个小时,一根香的时间,她特地找来一根香点上。
算着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到了,此时香也燃尽了,刘立夏一喜,看来没记错,一根香的时间果然是半个小时。
将锅里的松子倒在大簸箕上,放到院子里风干。
刘立夏拍拍手,继续去敲松果,算着有一锅了,又拿去泡,泡了又蒸,蒸了又晾干······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刘大柱和周氏回来推开院门的第一眼就呆住了,这,这满院子都没地下脚了!
脱籽的没脱籽的松果堆了好几大堆,好大几个簸箕里晾晒的松子,屋檐下的大木盆······
刘大柱笑呵呵的道:“哟,都剥这么多了,你们可真能干啊!”
几人立即转过头来,见两人回来了都是一喜。
刘青河欢喜的扑上来。
刘立夏这会也是欢喜的差点哭出来,她想起来了,她还差一样东西。
她家没有铁锅!!
炒松子没有铁锅!!
第32章 一口大铁锅
本来她打算炒一锅试试看的,但要动手的时候才想起来,她家没有锅,只有陶釜。
陶釜怎么炒?
没想到赚钱路上遇到的最大难题竟然是没有铁锅!
刘立夏想想就怄的要死。
也不知道铁锅发明出来了没有,要是没有她是不是还得给图纸啊?
话说古代的铁好像挺贵的吧,一口铁锅指定不便宜,这可真是,钱还没赚到呢,倒要贴进去一大笔。
也不知道爹娘手中还有多少钱,这段时间赚的钱够不够买一口铁锅?
没有铁锅,刘立夏都没有心情干活了,恍恍惚惚的,要不是刘青山提醒,好几次她都忘了锅上蒸的松子。
周氏扫视了一圈,见闺女一脸的委屈,诧异的道:“大妞,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了?”
刘大柱立马就看向大儿子,“是不是你惹你姐了?”
刘青山喊冤,“没有啊,怎么赖我呢,我可什么都没干,一天都在干活呢!不信你问她!”
刘立夏见大家都看过来,下意识的摇头。
刘青山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姐还是好姐!
刘立夏沮丧的问道:“爹,娘,一口铁锅要多少银钱啊?”
周氏惊讶的道:“铁锅?你问这个干什么?”
随后反应过来,指了指这一地的松果,“为这个要的?”
刘立夏点点头,“是啊,我本来想炒一锅试一试的,哪知道我们家没有铁锅。”
刘大柱皱眉思索,“我们村好像只有两家有铁锅,铁贵,锅也贵,我们这样的穷苦人家买不起。”
他说一句刘立夏的肩膀就跨一寸,古代的铁是真的贵,但转念一想,原来这会就有铁锅了,这是好事啊,至少不用她开这个先河了,还是低调点为好。
她郑重的对着一家人道:“我们恐怕得买口铁锅!”
“买!不就一口铁锅吗?”
说这话的是刘青山,他可是提心吊胆了一下午了。
天知道她挎着个脸有多可怕,手上那棒槌一下又一下狠狠的砸向松果,他看的是心惊肉跳的,生怕下一秒那棒槌就砸向自己了。
周氏想到闺女说的那二十四吊钱,想着手里的积蓄,加上今天卖得的钱,一口铁锅应该买得起,咬牙点头,“那就买,反正一口铁锅能用一辈子。”
时间紧迫,第二天刘立夏就和刘大柱去县城了,带上了家里所有的钱。
周氏和两个孩子在家里继续打松子。
没背东西,刘立夏走起来快多了,比往常早了快一个时辰到县城。
一进城,两人哪里都没去,直奔铁匠铺。
老铁匠听到他们来的目的,诧异的对着两人上看下看,怎么看都不像卖的起铁锅的人呐。
这玩意又不是多紧要,花那么多钱买回去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这是钱多烫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