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议论纷纷。
被人议论的刘立夏正苦的不行,三天了,一天到晚全喝粥,嘴巴都淡出鸟味来了。
她想念红烧肉,大烧鸡,烤鸭啊,想着这些,刘立夏不由自主的咽口水。
她此时还不知道,能喝上白花花的没有一丝杂质的大米粥是有多么难得,自然也就没有看见两个小弟弟眼巴巴的神色。
又被勒令躺了好几天,刘立夏才被允许下床。
此时,对于这个家,这个村的信息她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
没办法,为了能让她快点记起来,全家人,除了那个话还说不利索的,每天没事了就往她床边凑,给她念叨家里的人,家里的事,村里的人,村里的事,村里的情况。
也就知道了,她现在依然叫刘立夏,生她的时候刚好是立夏,就叫了这个名字,刘立夏表示很满意。
家里现在有爹娘,两个弟弟,还有她,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
他们现在所在的村叫刘家村,大约有八十几户人家,村里大多姓刘,因此叫了这个名字。
刘立夏环顾四周,刘家村四面环山,那山要抬头才能看见顶,他们就坐卧在这山坳里。
听他们说,离这里最近的集镇都要走上两个半个时辰,路还不好走,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折腾的很,板车都进不来。
村里有点好东西都运不出去,家里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鸡蛋,运出去都要碎上两个,更别提其它的了,每年交税的时候运粮食出去能让人掉一层皮。
刘立夏叹了一口气,难怪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这要是不修路,这山里就是有金山银山运不出去也是白搭啊。
哎,这该死的鬼地方,听说是什么大云朝,好像是才建朝不久。
反正依她那微末的学识,翻遍了整个记忆,也没在中国的任何历史上找到这个朝代,不知道这是哪里,她不会落到哪个平行空间了吧?
这古代应该都一个样,那要怎么挣钱呢?
她现在已经不抱怨饭菜不好吃了,只要能让她吃饱就行,她什么都不挑,即便是刺嗓子的一锅乱炖的颜色可疑的糊糊她也不嫌弃。
长在红旗下下的她,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饿肚子,这饿肚子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现在她也明白,为什么两个小弟弟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小那么多了,这常年吃不饱饭,能长个才怪。
说着肚子里又传来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刘立夏捂着肚子又叹了一口气,这贼老天,就不能给挑个好点的人家吗,至少能让人吃饱饭啊。
再不济像小说里那样,给个空间有个灵泉,种点东西就哗啦啦长啊,种下去立马就能收了吃,这多好啊。
可惜,啥都没有,没有空间,没有系统,啥金手指都没有,这让她这个四体不勤的人怎么在这里生活啊。
“姐姐,饿!”
刘立夏低头,刘青河咬着手指头在拉扯她的衣角,脸上瘦的就只剩下一双大眼睛了。
她又叹气,这个家都这样的情况了,他们夫妻俩还愿意去请大夫来给这个小姑娘治病。
还为此花了卖鸡蛋攒下来的钱,那是留着换盐、针头线脑的钱。
好不容易攒了这么点,一下子去了两文,哎~
刘立夏摸摸小弟的头,正寻思着给他找点什么吃的,就听见刘青山喜滋滋的叫喊声。
“姐,姐,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刘青山气喘吁吁的从外面回来,衣服下摆还小心的兜着一兜什么,献宝似的递给刘立夏看。
刘立夏低头,看清是一兜二三十个鸟蛋,个个鹌鹑蛋大小,口水立马就上来了,惊喜的问道:“你上哪弄这么多鸟蛋啊?”
刘青山得意洋洋的道:“上树掏的呗,掏了十几个鸟窝,按照你教的,每个鸟窝只拿两三个,就有这么多了,姐,这些都给你吃,吃了你就好得快了。”
刘青河拍着手道:"蛋蛋"
刘立夏眼睛都笑没了,这么多蛋,也算荤腥了吧。
抬头看着这个求表扬的弟弟,神色一顿,这才发现这孩子脸上有一大片擦伤,衣服上还有泥巴灰,掰开手掌瞧瞧,手上的擦伤还在冒血珠。
刘青山却叫道:“哎,哎,别,我还提着蛋呢。”
见人对自己的伤一点也不在意,刘立夏心里不是滋味,伸出手一点一点擦干净他脸上的脏东西,尽量避开伤口处。
细声问道:“现在是秋天,你这是爬了多少棵树,才找到这么多鸟蛋啊?下次要去的时候,你记得叫上我,可不能一个人去了,多危险啊,听到没有?”
刘青山咧嘴露出大大的笑容,“嘿嘿,不痛,这都是小伤,我可是男子汉,这点伤算什么,不就是几棵树吗,能有什么危险,我都爬了这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