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见两人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急了,问道:“爹,那今天一共挣了多少钱?”
周氏就笑道:“那哪知道,你爹还能在外面数一遍不成,快吃,吃了好数钱。”
刘大柱就看向周氏,还是孩他娘懂他,在外面他可不敢掏钱出来。
刘青山一听数钱,忙不迭的大口大口的吃饭。
眼角余光瞥到一旁慢腾腾吃饭的刘青河一眼,催促道:“青河,你快点吃,吃完了好数钱了,不然我待会不等你了啊。”
刘青河看了摇头道:“你自己数吧,我要吃饭。”
还是吃法重要,这么多好吃的,不比数钱重要多了,而且数不数的,那钱不都在那里么,又不会跑。
等他吃完了再去数也不迟,毕竟上次都已经过过瘾了,也不新鲜了不是。
第170章 不能随意变
刘青山闻言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他一眼,“这是钱啊钱,你怎么光顾着吃饭呢,什么时候吃不是吃,我不管你了,我吃完可要去数钱了。”
刘立夏见他三两下就把一碗饭吃下了肚,又好气又好笑,“你这么着急干什么,这钱又不会长腿跑了,你这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么?”
刘青山摇头道:“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世上最高兴的事就是数钱了,这要是有数不完的钱那才好呢,哈哈哈哈......”
刘立夏......
完了,得早点把这孩子往学堂送,让他去学一点精神食粮去,别整天盯着那百多文钱吃饭都不香了,这平常不是最喜欢吃了么,这孩子不是魔怔了吧?
刘青山从刘大柱手里接过钱袋子,倒在饭桌上,借着豆大的油灯就开始一枚一枚的数起来。
刘立夏:“爹,今天这豆腐泡和豆腐皮你定的多少钱一斤啊?”
他们在屋里没有定价,刘大柱跟着市场的行情自己调整。
刘大柱笑道:“你们不是说,这豆腐泡不压称,又费油,不能少于八文一斤么,还有这豆腐皮,一锅豆浆也就只能出那么点,不能少于两文一张,不能低于十五文一斤,豆腐泡我定的是八文一斤,豆腐皮轮张买两文钱一张,十五文一斤。”
刘立夏笑出声来,“爹,你可真省事啊!”
周氏想了想道:“这个定价我们家亏不亏?”
刘立夏想了想算道:“一斤左右的豆腐大概能炸出七八两左右的豆腐泡,加上油,应该不算亏了吧?我们不是算过么?”
周氏:“我这不是心里不踏实么。”
刘立夏:“娘,你看啊,我们早上炸出来五斤多的豆腐泡,八文一斤那也四十文了,五斤豆腐泡就算两斤豆子好了,这才几文钱?”
刘青山忍不住插嘴道:“还有油呢,油不算钱啊?油可贵着呢!”
刘立夏:“这油不是还可以炸几锅么,这么平摊下来,虽然赚的不多,但是也没亏就是了。”
不由自主的道:“爹,你这价是不是有点低了,要是能十文一斤就好了。”
刘大柱却道:“十文一斤的豆腐泡,恐怕不好卖,就算大家好吃个新鲜,刚买了,定价这么贵,恐怕后面就不好卖了,这十文一斤也没多少人家舍得吃。”
“那八文一斤就没人嫌贵了?也就少了两文钱。”
刘大柱......
还真是,八文一斤也有不少人嫌贵呢,很多人听了八文一斤就摇头,连看都不看一眼,还是吃豆腐好。
其实就是他自己也觉得八文一斤有点贵,要是让他买,他绝对不会买,一文钱一块的豆腐不香么?
刘立夏看她爹这表情就大概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道:“爹,这八文一斤的豆腐泡也不是给那些吃不起的人家卖的,这城里有钱的人家多着呢,有钱人家谁会在乎这八文钱啊,
就像我们家原先卖的那松子八十文一斤呢,你就别说这个了,就说伞把菇吧,那可是二十文一斤呢,那买的人不多的是,还抢着买呢,何况这八文一斤也不贵吧,猪肉还二十文一斤呢,这都不到肉的一半,便宜多了。”
刘大柱:“可是,这伞把菇不是不一样么,这不是一年到头就那段时间有,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了,想吃就要等到明年去,这豆腐泡不是一年中天天都有么。”
刘立夏:“那我这豆腐泡还是油炸出来的呢,全城就只有我家有,贵一点不是应该的?”
说到这里,就跟夫妻俩商量道:“爹,娘,明天这豆腐泡要不要涨价?”
刘青山连连点头,“要的要的,我觉的定个十文一斤最好。”
刘大柱急了,“这怎么成呢,这几天都定了八文钱一斤了,明天再去就十文了,这谁还会买啊?”
周氏听了刘大柱的话点头,说道:“你们爹说的对,这定好的价格不能随意变动,这要是随意变动,恐怕别人就会有意见,说我们家做买卖不诚心,一天一个价,这段时间先不变,等到后面年关将近的时候,可以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