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忍不住好奇,县令开口问道:“ 老乡啊,你们家不修屋子么?”
刘大柱憨笑着道:“这不是一直没空吗,不过不急,这房子五六天就建起来了,快的很。”
这话一出,村里的人都点点头,就是,农忙结束后,要修屋子,那时候人手大,不用几天就建起来了。
原谅县令实在是没怎么见过世面,微微瞪着眼睛道:“什么屋子四五天就能建起来了?”
一旁的书吏道:“大人,就是像这样的泥土房子,老百姓们修这个快的很,挖点泥巴糊上去就差不多了,完了屋顶用稻草一扎就完工了,快的很。”
县令张着嘴巴点点头,没想到这看起来简陋的屋子这建起来更简陋了, 不过他也不纠结,时下老百姓的住房大多是这样的。
“你们家的地龙养在哪的呢,带我们瞧瞧去。”
刘大柱:“这边,这边。”
一行人就到了厨房后边。
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别的,是这家的菜园子,一畦一畦的,上面都种着不同的菜,一根杂草都没有,看的出来,经常打理,是勤劳的人家。
再然后就是这用石板竖起来的两块长长的地了,不用人说,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养的地龙了。
有人不由自主的道:“这地龙养在上面不会掘地跑了吗?”
刘大柱:“不会,我们在下面也垫了石板。”
县令看着这垫的厚厚的土,忍不住道:“挖开瞧瞧。”
不等别人动手,刘大柱就找来刘青山刨地龙的破木板,向地里一刨,露出里面红通通一片的地龙,见了光受了惊吓还在不停的蠕动,县令看了一眼,就不由自主的撇开了眼,太她娘的恶心了。
不过,是真多啊。
围观的人群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养地龙的法子,都很新奇,有那大胆的,偷偷的走上前来看,想一探究竟,听说这能喂鸡,要不自己回去也搭一个?
养这么多,这喂什么呢?
县令好奇啊,这地龙也是要吃东西的吧,“你养这么多地龙,一天到晚的喂什么东西?总不能不给吃的吧?”
这个,刘大柱就不是很清楚了,这地龙的事一直是几个孩子在管,他哪有空管这个啊。
刘立夏见她爹答不上来,就开口道:“大人,这地龙什么都吃,烂菜叶子啊,剁碎的野菜啊,洗碗水剩下的渣滓啊,给什么吃什么。
实在没喂的了,就是上山挖一些腐烂的根啊土啊叶子啥的都行,连鸡粪都可以喂。”
话音一落,众人哗然。
没想到这地龙这么好喂养,那这样说起来,这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啊,一文钱不花不说,连粮食都不用,就能养出来这么多地龙,养出来的地龙能喂鸡,地龙粪还能肥田......
这么一想,众人哪还呆得住,只恨不得立马就回到家也弄一个去,就能多多的养鸡了。
县令还是见多识广的,心想这牛不也是只吃草就可以了么,不过这牛需要买,这地龙又不需要买,只在地里挖就可以了。
这要是传播开来,农户就能做养鸡,也能增加些收入不是,地龙粪还能当肥......
县令越想这心里就越是火热,又问了好一些问题,才笑眯眯的作罢。
满意的带着人离开了,离开的时候还看了一眼刘立夏家这破破烂烂的两间土房子, 在心里吐槽,这也太破了!
刘立夏眼尖,瞧见县令这副嫌弃的神色,有些生气。
破怎么了, 虽然是破了那么一点点......
但是这不是没有时间修么,还没有钱,她娘还想建三间青砖大瓦房呢,哪来这么多钱。
他们手里的钱用来置办家什,花了一小半了,加上近来挣得,手里一共还有三十三两多,这点建三间青砖大瓦房也不知道够不够,要是勉强够,那手里总不能一文钱都不剩吧,不然这两小子拿什么去学堂啊。
人群呼啦啦散去,
这会都快中午了,也没心情再去地里捡稻穗了,回家等着吃饭。
周氏在做饭,刘大柱翻晒在院子里的稻谷,两小的坐在一边给捡回来的稻穗脱粒。
刘立夏看着他们家这歪歪扭扭的房子,叹气。
想到夏天下雨的时候,屋里那雨漏的,拿着盆一时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接,哪哪都在漏。
还有那地上,被雨水浸湿的都成了烂泥地,一走一层稀泥浆,这简直是刘立夏的噩梦。
“爹,这稻谷也收完了,过几天我们就去县城将我们家的果子给卖了吧,得建屋子了,这屋子我怕到时候一下雪就塌了。”
一听建屋子,两小的是最开心了,欢呼不已。
第116章 卖果子
刘大柱也想住新屋子,高兴的道:“哎,行,回头我们就将果子给卖了,算算手里的钱,再去砖瓦窑看看是什么价,就能知道咱们家能建几间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