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夏给两弟弟也一人抓了一把,最后篮子里只剩下几个了。
笑着拿起来,坐在孩子堆里,跟大家一起吃。
“这什么栗子真好吃,吃到嘴里都不用嚼的,抿一下就化了。”
“我还从来没有吃到过这样的东西呢,我们这里怎么没有啊。”
“哎,你外祖他们那边有没有树苗啊,要不要带点回来。”
......
听着这些孩子的话,刘立夏跟自家两个弟弟对视了几眼,有些心虚,不自在的挪开了眼。
吃完栗子,大伙就开工了。
其实这甘蔗最好留在初霜后再砍,反正这会已经十月中了,这离霜降也没有多远了,想来这时候砍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刘立夏拿出从家里带出来的锄头,跟刘青山一人一把。
“来,青山,你看,这甜杆挖的时候要带蔸,这蔸蔸不能丢,根也要,这可是种呢这都是。”
刘立夏跟刘青山就负责挖,其他的就负责搬,负责捆。
几丛甘蔗,最后全部砍下来,也有十几大捆呢。
刘立夏看着这地上这一大堆的甘蔗,心里很满意,这么些应该能种上......
一亩地?
半亩地总有吧?
不管了,反正这些现在也扛不出去。
她算着等下午爹娘回来了,就让她爹赶着牛车来拖,拖到地里去,挖个深沟给放进去,时不时去看一眼,印象中好像甘蔗是这样存放的吧。
甘蔗砍完了,刘立夏又带着孩子们在溪沟里捉了一会螃蟹,要不是没有大鱼,她还想着捉两条鱼上来烤着吃呢。
捉上来的螃蟹带回家喂鸡。
等回到家吃过了午饭,几姐弟又上山捡回来两背篓野菌 ,刘大柱他们才赶着牛车回来。
一回来不等两人说话,刘立夏就抢先说道:“爹,你帮我个忙,我们赶着牛车去拖点东西回来。”
刘大柱:“我们不上山捡菌了?你不知道这野菌跟去年一样好卖,集市上一个卖野菌的人都没有,今天带去的都卖光了,我跟你娘商量着下午还上山去捡一点呢。”
刘立夏却不看好,今天没有又不代表明天没有,又不好泼冷水,只说道:“哎呀,这找野菌就让我娘带青山他们去就行了。
何况我们已经捡了两背篓松树菌跟蜂窝菌了,里面还有一些鸡油菌,他们上山只要找找有没有伞把菇跟鸡油菌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不用找了,明天就够你们卖的了。”
说完拖着刘大柱就往外走。
等爷俩都出院子了,周氏才看向两兄弟,皱眉问道:“你姐这是让你爹干什么去?还要用牛车拖,你们这是又找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刘青山笑呵呵就是不说话。
刘青河老实交代,“是甜杆,我们很早就发现了,那时候姐姐不让我们吃,说是没熟,现在熟了,今天就带我们去砍了。”
说道这里兴奋的道:“娘,你不知道,这甜杆可甜了,长起来能有三个我高,我姐说这东西能熬糖。”
刘青山在一旁笑道:“什么能熬糖,她那是忽悠你们这些小孩子呢,你们还真信。”
刘青河瞪他,“你不信就算了,我们信就行了。”
周氏自言自语的道:“什么甜杆不是高粱杆吧?”
这边刘大柱也在问刘立夏,“大妞啊,我们这是干什么去啊,还要用牛车拉,你们是不是去砍柴了,其实啊,
爹觉得这柴火什么时候拉都是一样的嘛,但是这野菌就不一样了,要是不赶紧捡,就烂掉了,烂掉了还怎么挣钱呢?你说是吧?”
刘立夏见她爹一副亏大了的模样,有些好笑,说道:“没事,爹,我娘他们不是已经上山了吗,少我们两个也不少,我这个事也是大事呢,要是干的好,不比野菌挣得少。”
第108章 埋沟里
刘大柱一听这话,瞬间明白这不是去拉柴火啊,好奇的问道:“那我们这是去干什么呢?”
“你到了就知道了,现在告诉你你也不知道。”
刘大柱更好奇了,想起闺女近来发现的东西,无一不是好东西,隐隐的有些兴奋。
等到了地里,刘大柱看着地上这一捆又一捆的树枝一样的东西傻眼了,这连根都挖起来了,还真是一点都没放掉。
刘立夏指着地上的甘蔗笑着对她爹道:“诺,爹,我们就是来拉这个东西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村里的孩子无意间发现的,吃起来甜甜的。”
刘大柱听了闺女的话回过神来,不由自主的走上前,蹲下身翻翻捡捡看了看,没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只是......
“甜的?我记得高粱杆也是甜的,这不是高粱吧?”
刘立夏蹲在她爹旁边道:“怎么会是高粱呢,高粱的杆多小啊,你在看这个,这多大,都有好多根高粱杆大了,你家野生的高粱杆能长这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