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今日进城的时候怎么内城外城都多了许多五城兵马司的人,” 梁虎想了想方钰的话,恍然大悟,“肯定是盘查谁带值钱的东西出城。”
方钰嗯了声:“据说昨日圣上一听出事,立马让五城兵马司封了城门,今日虽然放人进出,却也是盘查严密。这贼啊,可能还没来及跑出去。
梁虎眼前一亮,从包袱里取东西的手都慢了下来:“那……这案子,肯定得给你老方啊,我们这些日子都不在。” 他笑着看了方钰一眼。
“你也知道你们老多日子不在了,我手头的案子都堆成山了,这事儿指定得交给你俩中的一个。”
方钰说罢,抱着一摞卷宗就出了值房,然而走了两步又跑回来。
“沈大人不在的这些日子,咱们尚书孙大人在衙门,你们南京查案的事得尽快报给孙大人。”
柳青也知道此事重大,不敢耽搁,之前一进院她们已经让人将南京押来的犯人送进牢里。她是此案的主审,所以此时赶紧拿了犯人的供词和拟定的刑名去找孙大人。
“柳大人。” 梁虎叫住她。
他向来只唤她柳主事,今日竟然如此客气,倒让她吃了一惊。
“梁大人有事?”
“……也没什么,” 梁虎似是有些抹不开面,“柳大人对永嘉公主一案当真没有兴趣?若是柳大人想接,那梁某就不去跟孙大人自荐了。”
他想着柳青跟沈延关系近,若是柳青想接这案子,怎么也轮不到他,不如先让柳青表个态。
柳青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知道梁虎一向不喜欢她,却觉得这或许是个改善关系的机会。
“其实柳某从未经手过与皇亲有关的案子,比梁大人缺了些经验,两位大人若是问起,柳某会如实禀报。不过,依柳某看来,孙大人、沈大人也不会将此等要案派给柳某。”
“如此,那梁某明白了。”
梁虎难得地对柳青笑了笑,他要的就是柳青这句话。
刑部的最后一层院子里,孙大人正坐在尚书值房里批阅卷宗。
柳青有点怕这里,这是父亲的殒身之所,她每次来此地都很怕想起那些画面。不过好在今日阴天,槅扇也没有阖上,与当日情景大为不同,她便放松地走了进去。
孙大人此前没见过她,听她自报了家门之后很高兴,问了问她破琼楼案前前后后的经过。
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须发都有些泛了灰白,面容虽清癯,但一双乌目却很是明亮。
“做得不错,看来你给沈大人的助力不少。你可能也听说了,昨日出了桩永嘉公主的案子,方员外手头的案子忙不过来,我正在考虑是将这桩案子交给你还是梁主事。”
他说到这就停下来,也不知是不是在等柳青表明态度。
“下官全听大人吩咐,不过下官此前并没有处理过和皇亲有关的案子,许多方面或许不如梁大人有经验。”
孙大人一听就笑了:“不错不错,” 也不知是同意她的话还是觉得她不错,“……其实你的事我听说了不少,你虽然资历最浅,但是来了衙门短短几个月,就连破两桩要案。而且南京一案,圣上极为重视,你的功劳圣上也定会留下印象,日后必然还有你彰显才干的机会,”
身处公门,若总是木秀于林,其实并不好,难得他年纪轻轻地能明白这个道理,倒也是孺子可教了。
“大人说的极是,谢大人提点。” 柳青恭敬地笑道。
听这个意思,此案他应当会交给梁虎了。这样最好,梁虎那样试探她,看来是志在必得,她若是抢了这案子,也不知梁虎会如何恨她。
“……沈侍郎不是也去了南京,怎么没和你们一起回来?” 孙大人又问她。
“哦,是了,下官正要帮沈大人向您告个假。沈夫人专程来我们回城的路上拦了沈大人,说家里有急事,让沈大人立即回去。”
“沈家出事了?” 孙大人一惊。
同是在京为官,各家之间互相都知道些别家的事。据他所知,沈延的父亲之前出了远门,莫不是出事了。
“……看沈夫人的意思好像不是什么坏事,但沈夫人说此事必要沈大人亲自回去才行。” 柳青怕他误会,努力回忆着她听到的。
孙大人一怔,捋了捋硬挺的须髯,似乎突然猜到了什么,呵呵地笑起来。
“值得他家沈夫人亲自出马,可能真是沈侍郎的好事。”
……
沈延和母亲此时乘着自家的马车,眼看就要到家门口。
“母亲,您一路都不肯说究竟是何事,此时能告诉儿子了吧?”
“哦,也没什么,我好不容易让俞婆子找了两个丫头过来,不知道你喜欢哪个,让你亲自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