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东阳国君的坚决,檀邵干脆告病在家,也免了其他武将因为他得罪陛下,毕竟东阳国君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对于檀邵的行为,东阳国君很满意,甚至觉得檀邵此举比较识相。
东阳国君甚至把和亲的公主选了出来,乃是一位刚刚及笄的小公主。
没有人愿意远嫁他国,何况是嫁给一个从未见过,且年纪不小,妻妾一大堆的人。
无论安阳公主哭的多惨,依旧改变不了和亲的命运。
不过,送亲的人,东阳国君却选不出来。
考虑到武侯对他忠心耿耿,而武侯一直想立庶子为少侯爷,只是碍于武侯夫人的强势,一直没能如愿。
想到这里,东阳国君转头去问小佑子,“武侯的二儿子叫什么来着?”
“回禀陛下,武侯的二儿子名为刘绅,是都城有名的才子少年郎。”小佑子恭敬的回道,才子是才子,可惜被冠上了风流二字。
“可惜是个庶子,不过倒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东阳国君拿起毛笔,“你去传旨,刘绅才德兼备,封为送亲使,护送安阳公主到西蜀国完成和亲。”
“是!”小佑子把明黄色的圣旨卷好,领命退去。
和亲的事情安排妥当,东阳国君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
在他看来,他已经把公主送去和亲,以示诚意,西蜀国应该不会再进犯。
可惜,野狼是喂不饱的。
西蜀国君看到和亲书,不仅要这位年轻的东阳国公主嫁给他,也要整个东阳国!
不过,和亲书过去后,西蜀国的军队却是没有在边关冒进了。
表现上,有同意讲和的意思。
只有檀邵明白,他们牺牲一位公主,却什么都换不来。
魏夕曜正在冰店内研究新的冰点,就听到外面传言和亲的事儿。
对于都城的百姓来说,送去几个公主都不重要,主要是别打仗。
“没想到,武侯的嫡子离家出走后,反而给了庶子机会,这个和亲使虽然没有品级,但回来后就不一定了。”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很清楚武侯的心思,以及庶子的野心。
魏夕曜竖着耳朵,听着排队买冰人的谈论。
“刘绅我见过两次,说实话他没有什么野心,倒是自诩风流,样貌也是顶好的。”
“你说这话,我可要反驳了,冰店里坐的这位,样貌才是顶好。”有一位老妇,看向正拿着毛笔沉思的魏夕曜。
魏夕曜听到有人点自己的名字,抬头朝老妇人颔首。
不得不说,魏夕曜这身皮囊还是很好的,没了嚣张跋扈的性子,简直是老少通吃,充满欺骗性。
“魏公子可知道和亲的事儿?”有人主动跟魏夕曜搭话,主要是他平时没有什么架子。
魏夕曜眨巴了两下眼睛,表情透着无辜,“陛下已经下旨,早就人尽皆知了。”
“说起来,这安阳公主刚刚及笄,我们还没看到她出席什么庆典,就要远嫁西蜀国。”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妇于心不忍,这年头去和亲的公主,哪有几个有好下场。
当然,更多人注意的是魏夕曜的表情。
魏夕曜装模作样的叹息,“可不是,毕竟远离母国,就算身份再高,也是无根浮萍。”
想来,他这番感慨,很快就会传到东阳国君的耳朵里。
可不能让东阳国君知道和他檀邵的关系好,想起檀邵,魏夕曜有些出神,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亲密互动越来越多。
然在别人看来,魏夕曜这般出神,肯定是想念母国。
大家讨论了一会儿,便转移话题。
科举结束后,都城掀起一阵成亲热潮,媒婆们赚得是盆满钵满。
眼见话题开始跑偏,魏夕曜继续研究新的冰点。
晚上,魏夕曜把今天听到的八卦,分享给檀邵听。
檀邵觉得陛下真是越来越昏庸了,而都城的百姓们习惯了稳定奢靡的生活,根本无法想象边关百姓的艰辛。
“你还是想去长垣城对吗?”魏夕曜躺在床上,转头看向檀邵。
檀邵沉默片刻,声音低沉道:“我不能离开都城。”
“但是你离开过。”魏夕曜说得是他当初嫁过来之前,檀邵救他那次。
对上魏夕曜这双明亮的眼睛,檀邵缓缓开口,“掩饰不好,就有风险。”
若非当初他去救魏夕曜,是不是就见不到这个人了。
想到这里,檀邵一阵后怕,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
魏夕曜想了一下,“我可以帮你。”
“你想如何帮?”檀邵知道魏夕曜鬼点子多。
“装病是肯定不行的,只要你不死,陛下一定会派人过来查看你的情况。”魏夕曜摸着下巴考虑。
檀邵沉默片刻,光是府内就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