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所有的梨全部买了。
周舟“扑哧”一声笑出了声,“买了之后呢?”
宋开心不明白,“买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啊。”
周舟叹口气,无奈道:“今年买了,明年呢?后年呢?年年都要你哥来买啊?再说了,没事买这么多梨干嘛?你们家又不干食品。”
今年销售的确是困难,但是最差也就是散卖,去年就这样的,大不了辛苦一点,最后肯定亏本,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周舟愁的是出路,是未来。这次被插队的意外,让他恍然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凉感。
以后年年都这样吗?愁着销售,等着人家给一个大单子?
宋开心想不了那么多,周舟也不可能让他来承受这个压力,跟他说:“知道了小宋总,别操心了。”
周舟推着宋开心回房间。周舟心里有一股子犟劲,他想平等的,以买家跟卖家的身份来做生意,应酬跟人情都要在可限定的范围内。
如果他肯开口,宋林枫这样的大老板未必不会不答应,一挥手,把所有果子都收了,可人家又不是真的需要,买了,也纯粹是为了就着他的人情,周舟不想这样。
宋开心不想回房间,就顶在前面不走,周舟又不敢真推他,怕摔着,只好放手,问他:“还不累啊?”
宋开心转过身,挺执着地问:“那让我哥给你介绍其他人呢?他认识很多人,那些人或许用得着呢?”
周舟叹口气,说:“……开心,你是不是不相信我?”
宋开心瞪大眼睛,不知道怎么这就跟信任扯上关系了?他有点急得说:“我只是……”提点意见。
周舟看着这人闪着微光的眼睛,心里酸着,没忍住上手捏住他两颊的肉,来回扯了扯,宋开心咧着嘴,不满地扭头挣扎。
“先给我一点时间,看我能不能处理,行吗?”
宋开心终于把自己的脸从他手里解救出来,听到周舟这样低声又温柔的说话,他呼吸乱了乱,偏过头去,咕哝着:“好吧。”
周舟问他:“喝奶茶吗?给你做。”
宋开心摇摇头:“不要了。”后面还想说,你早点睡觉,又觉得太啰嗦了,没敢说。
周舟拉着他手腕走出去,“那跟我聊一聊?”
宋开心点点头,两人走到沙发那,宋开心正襟危坐,说:“聊吧。”
周舟哭笑不得,闷着声音低低笑了,“你这么正式啊。”
宋开心就是觉得周舟现在需要谈心,那自己就要好好做一个倾听者,这可是船船对自己的信任。
周舟潦草回想了一下自己大学到毕业回乡的这几年,恍然觉得好快。可回首过去,却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
现在的秋梨园占地10亩左右,在春池食品这样的大公司眼前,这点规模真的不算大。可这几十亩地却是泉里村从上一辈就留下来的产业。
泉里村这块土地种梨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但一直不成规模,一直到建国后,有了国家扶持,他们才真的开始规模化种植。他们勤劳,跟着政府走,定点供应也不愁销路,熬过了国家动荡的那几年,到七十年代末,泉里村牵头,在镇政府支持下,租了周边很大一块土地,最大规模达到了近百亩。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着这梨园生活,周家伟这一代就是在果园里跑着长大的。
可后来,政策变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果园销路受滞,一年一年大批新鲜的果实腐烂在地里。果子烂了,人不能烂在这。渐渐的,人都走了,梨树砍了,镇政府把地收回来,可又没有统一规划,很多土地就大片荒废。
所以到今日,就只剩泉里村那点地方了。政府收管着,也是租给个体户的。在周舟他们之前,是一个外地老板租的,老板本人都从来没到过这里,雇着本地的村民管理,看着这地方不赚钱,有了提前解约的心思。正好这时候周舟大学毕业了,他切实评估了一下果园情况,自信凭着自己努力能做点事情,也想试一试。跟周家伟夫妇俩商量了,准备接手。周家伟其实是有犹豫的,他自己在果园干,最清楚情况,接手了可能就是纯亏本。
但邹丽娟特别支持。在她眼里,二子没有做不成的事。另一个,她从小就跟着果园一块长大,除了跟着周家伟出去打工那几年,她没有离开过这里。还是想再为这一块地方努努力。
“大不了就是没钱。怕什么。”邹丽娟说。
周舟搂住邹丽娟,又感激又心酸。
邹丽娟生着病,家里那点存款不能动,周舟就去申请贷款,好在那时候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政策都很好,周舟顺利申请到了,家里亲戚又借了点,就顺利租下了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