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嵩闻言忍不住摸摸他的额头道:“那你还那样说,真不怕太子生气啊,到时候连我也保不住你。”
“那我到时候再投降?”
赵嵩闻言低头看他狡猾的小眼神,不由笑道:“还是算了吧,你在想什么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平云初却道:“云初可没这么笨,殿下猜,云初在想什么?”
赵嵩闻言收回手,他学着平云初的样子傲娇道:“你肯定想天塌了关我何事,小爷才不奉陪呢,是吧?”
“错,是云初不会背叛殿下的。”
赵嵩看着平云初亮亮的小眼神,不由愣了愣。
他捧着平云初的脸仅仅露出那双桃花眼来,心想,是不是你呢。要为我而来,却又不屑与他人为伍。
不管如何,平云初便是他要培养的人,他从来没有等待的习惯。
直到平云初嘤咛一声,赵嵩才放开他的脸,轻笑道:“知道了。”
第29章 出差
赵嵩除了偶尔上朝,最忙的事不过是帮着李骁追查案件。
而从来都准时下衙的何田光难得忙的回不了家。
第一次审议时,赵嵩谁也没带,就带了平云初随侍一旁。
赵嵩看着御史台满殿的文武,喝了口茶后‘呸’了一声,只觉的茶叶浓的不像话。
平云初要给他换了,他摆摆手示意不用。
他看着几乎瘦了一圈的何田光道:“何御史,已过了半月了,军费一案可有进展?”
何田光闻言苦恼道:“殿下,下官这半月几乎都在对账,账目几乎没有问题。”
文官们闻言不由放松下来,武官们则嚷嚷道:“怎么可能?我们边军带回来的账目难道不是证据吗?”
何田光回道:“这位大人,边军花销的账目不足以成为证据,本官拿到的收据和户部拨出的银两是一致的。”
“怎么可能!那肯定是签收入库的人员有问题!”
“这位大人,一切都要讲证据,可不能乱说!”
太子不在,代行监察的属官则看向赵嵩道:“郡王如何看?”
赵嵩没有回答,他看向何田光道:“何大人接下来打算如何?”
“自然是继续查证。”
刑部官员一言不发,大理寺官员则道:“一切不是没有问题吗?”
何田光笑道:“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哦?何大人何必卖关子,武将们可都等着呢。”
何田光道:“不瞒各位,本官让下属调阅了各部来往账目后发现,虽然银两没有问题,但粮食损耗还是有问题的。
下官从乾元三年的账目查起,那时候先皇还在。
各位请看,当时边军的账目银两也是对的上的,不过那时候大部分都是推车运粮,运到边军手中一万担粮食,户部就要准备两万担。
不光是运粮队要吃饭,这一路上若遇上雨季,灾害,车辆损失等损耗都是巨大的...”
“各位再看,这从乾元二十年至元和三年的朝廷拨款。
那时候已经换了马车,路也修了,车也换了,时间也省了很多,怎么这损耗,年年都不一样的呢。
你看乾元二十年,损耗两千担,乾元二十三年,损耗五千担,元和元年损耗七千担!”
众人越听越心惊,何田光最后一拍惊堂木道:“此间猫腻待本官详查后再与各位大人汇报。”
武官们闻言不禁对着何田光抱拳一礼,随后才出了御史台。
文官们左看看右看看,不禁对何田光佩服的五体投地,谁能想到这老东西居然翻旧账!
赵嵩听到满意的结果不由道:“何大人辛苦了,若有为难之处尽管说。”
何田光苦笑道:“殿下留步,本官还真有事要对殿下说。”
赵嵩听了便又回了座位,这时,何田光对着杨鑫招手道:“去将监察处一处的档案调来。”
杨鑫一点头,随即便去拿了资料来。
何田光对着赵嵩解释道:“监察处一处上查百官,下查黎民,每日里往来的信息无数。但和军饷有关的官员居然各个都清白无辜的很。”
赵嵩闻言一挑眉,这时,杨鑫抱着几个盒子回来了。
何田光点点头,随即杨鑫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道:“这里是当年监察处负责核验,验收军饷入库的官员档案,都隶属监察处。”
“这一盒是隶属兵部,负责押送粮饷的兵册档案。”
赵嵩闻言不由疑惑道:“有哪里不对吗?”
杨鑫道:“监察处负责验收的的官员,在这期间有死亡的,甚至尸骨无存,下面报上来说是遇到敌军突袭遇难的。
还有期间抱病隐退养老的...”
“兵部这里就更奇怪了,押送粮草的士兵都是平民出身。
世家子弟害怕辛苦不想当差也不奇怪,但后期押送粮草的士兵也因灾害,匪患,敌军陆续死亡。有的尸骨无存,有的则回来后便因伤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