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嵩连忙道:“自然是不敢的。”
看着赵嵩如此孝顺,皇帝自然是欣喜的。
除夕大宴上,皇帝和大臣们济济一堂,满殿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更有太后的子孙们断断续续的给太后拜年。
皇帝趁着太后高兴,不禁道:“嵩儿的郡王府也快休整好了,朕还想给他加一百侍卫。”
此言一出,原本举杯畅饮的大臣们齐齐一顿,连赵嵩都惊讶的看向他父皇。
一百府兵这样的规格,目前除了太子,只有亲王才有资格配置。
纵然大启还没有亲王,但赵嵩身为郡王,却还是不够格的。
大臣们想要出列进言,却听太后道:“皇帝莫不是不满哀家给嵩儿封的郡王,想要直接让他当亲王?”
皇帝闻言一窒,大臣们听了却心下一松。
然而,不等大家松快起来,众人又听太后道:“皇帝的儿子成年后合该是郡王。
如今嵩儿立功,哀家封的这延平郡王却是有些装样子了,这样,趁着今日哀家高兴,这一百府兵哀家准了!”
其他皇子闻言不由看着赵嵩有嫉妒的,也有羡慕的,只有太子看向太傅。
太傅这时却只是冲他摇了摇头。
这时,有皇子出列道:“皇祖母,是否得立军功者都可以像三哥一样封王封府?”
太后闻言看过去,却是她那才满十二的六孙子赵宣。
“自然,你若也能像你三哥一般连下两城,祖母也为你请封。”
赵宣闻言不由看向赵嵩,只见他面露欣喜道:“三哥可愿教我?”
此言一出,大臣们不由看看太子,又看看延平郡王。
太后健在,皇帝还没死,这小皇子却在挑哥哥了,这无异于站队啊。
虽然童言童语,可大臣们九曲十八弯的心思却不把赵宣当孩子。
而大臣们此时见赵嵩脸都黑了,不由有些看好戏的样子。
赵嵩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就连小小的赵宣也来凑热闹。
他瞪着赵宣忍不住磨牙道:“六皇弟可想清楚了,跟着三哥可是很辛苦的。”
六皇子却笑得一脸天真道:“哥哥能吃苦,弟弟也能。”
六皇子蹦蹦跳跳的下去了,赵嵩却一副满脸无奈的样子。
太子见了,不由主动举杯道:“三弟如今名声在外,连六弟都推崇不已,不知道将来又有多少追随者甘愿为三弟效命。”
赵嵩看着太子这话里带刀的样子,就很不爽。
他本就不喜欢这曲里拐弯的试探,此时听了这话,不由道:“那说不得要让他们失望了。”
“哦?三弟莫不是没有信心?”
赵嵩笑道:“那倒不是,只是怕郡王府的银子养不了这么多人。”
太子闻言笑道:“都是为家国出力,哪里会让郡王府一力承担。”
赵嵩闻言立刻笑着给自己满上酒杯,对着太子敬道:“大哥说的是,弟弟就算累死累活也是为父皇为大哥拼命,父皇才赏了个红包给我,不知大哥可给弟弟们封了红封。”
太子闻言嘴角一抽,周成回来后,他自然是知道赵嵩的状况的。
而且赵嵩这话无异于在表忠心,他若此时不表示表示岂不是面上都过不去。
何况郡王府又是他在督办,说赵嵩穷的毛都不剩他都是相信的。
听赵嵩这么说,太子又道:“你这郡王府虽然有了一百府兵,但其他人员也是一个也无,要不然大哥再给你拨些人员过去,好助你开府?”
赵嵩闻言嘴角一勾,他没有拒绝,反而感激道:“还是大哥想着我,不过大哥可得好好给我挑挑,不好用的人我可不给算工钱。”
太子闻言却放下心来,他搂着赵嵩道:“那是自然,东宫可不养闲人。”
随即,二人手挽手的就喝起酒来。
大臣们见兄弟俩喝酒喝的面红耳赤,一副哥俩好的样子,不由心道,还是太子厉害啊,这就笼络住赵嵩了。
第13章 此事有风险
除夕晏后,太后不仅赏了赵嵩一百府兵,随即又命各路将帅正月十五后回京述职。
宫里虽封笔了,但京里的快马还是将这一消息连夜带出了皇宫。
除夕晏一过,赵嵩整日里不是被厉先生抓着读书,就是逃学跑到外祖程家去喘口气。
起先,程家还恭恭敬敬的迎接赵嵩,次数多了,大家都见惯不怪了。
程家甚至还专门为赵嵩理了一间院落出来,供他自便。
赵嵩对这样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此时,程老将军正挥着一把大剑跟赵嵩对招。
赵嵩正想试试自己的剑法有没有进步呢。
两人在后院的竹林里对战着,碧血丹心剑凝而不乱,剑势一出便千变万化。
程老将军挥着巨剑旋转格挡,当他抓到赵嵩的漏洞正要出剑时,只听‘克啦’一声响动,便见本就还算茂密的竹林上纷纷扬扬的落下一阵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