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北契又频频开战,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了今冬不好过。他们想要在冻土前抢到更多的粮食,可惜,连失三座城池的他们士气太过低迷。
北契王帐里,东瀛使者一声不吭,倭国在这个夏天也遭遇了飓风,他们虽然没有大启受灾严重,但恢复的速度却没有大启这么快。
东瀛使者盯着大启的国土就像恶狼遇到了肥肉,他们虽然退了,但对那块肥沃的土地却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欲望。
而看着大可汗喝闷酒的南洋使者,却知道他们的战机一失,再想卷土重来便是难上加难。
这时,帐帘被掀起,风雪夹杂着寒气带进了军帐。
几人看向门帘,却见一个斥候兵双手捧着信函道:“大可汗,这是北疆新督军的信息,为此,最后一个点子已阵亡。”
大可汗闻言一顿,这几月里发生了很多,不仅是城池失手,他们安排在大启北疆的暗桩几乎被地毯式扫荡清理。寒流已到,但他们却讨不到任何好处。他们对西北的言易之和镇北军李骁已经很熟悉了,唯有这位新上任的督军。
大可汗接过信函一看,平云初的画像和寥寥几句信息在纸上展开。
南洋使者看了,心中不由一惊,只看画像,竟让他想到了当初收留的乞儿。
可能吗?那乞儿不过是个少年,而且还有哑疾。
南疆使者想到他当初一身的伤,再看画像上这位年轻的少年督军,若两人真是同一人,他不由觉得大启用人不可谓不大胆,异地处之,就算是他,也不敢如此吧。
北契大可汗却一把扯过画像,一脸凶狠的道:“此人必死!”
第86章 剿匪
灾情过后,收到赵嵩的信件,平云初便派人加急收集药材,用以支援南方疫情。
时役有时候并不是药材不够,而是方子难求。
而这次方子里要用到的一味药材却是北方才有。
平云初看着南下的商队,将自己武装成镖局护卫后,便上了马,随他一起的是高达挑出来的人马。
他们此行,一为护送商队南下,二为清理沿途匪患,顺便练兵。
商队是药材商人董家,专营医药,家里还开了不少药馆,也为北疆驻军提供药材。
如今听闻南方闹时役,董家大少爷本不欲前往,就怕躲过了山匪,却躲不过时役。但最终还是被董家老爷逼上了马车。
平云初护送商队南下时,几乎一路疾驰,期间遇到小股落草为寇的流民山匪时也只是将人绑了押送官府。
但不知是董家的旗号大,还是山匪在此期间趁势而起了,居然还真有不小规模的匪徒拦路抢劫。
平云初拍了拍座下的马,和高达对视一眼,还没来得及上前,便听为首一壮汉挥着两把斧钺朗声道:“放下兵器,留下马车,饶你们不死!”
平云初拿出千里眼朝对方看去,仅仅是他的衣着护甲和武器,便知此人不简单。他低声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认为我们会乖乖听话?”
董家大少爷看了眼前方土匪的旗帜,从马车里探出脑袋道:“小督军有所不知,他们之前就截了我家几车药材,当时护卫们还没怎么还手,就被他们打跑了!”
董家大少爷说完,脸色一缓,换了副态度对着前方道:“壮士饶命啊,只是这次马车上尽是药材,是我董家为了救治南方百姓免费提供的,请壮士们手下留情啊!”
手持斧钺的那人闻声顿了顿,在他一旁的小胡子见他犹豫,眼珠转了转道:“梁超兄弟别信他们,商人自来无利不起早,他们定又在其中谋取暴利,不如我们将那批药材夺来后,再低价卖到南方去。”
梁超闻言觉得有理,他自来最恨无良商人。
大手一挥,随着梁超一声令下,山中弓箭手便向着车队一行射去。
平云初银枪一挑,拦住一波射来的箭后,拿起胸前的骨笛一吹,军士们闻令而动,纷纷压低身姿,驾起折叠弩向着箭来的方向反杀过去。
改进的折叠弩不仅射程远,还配备了准星。
五连发的弓弩向着远处密射回去后,空气众便传来了‘噗噗’声和山匪的惨叫声。
眼里冒着嗜血光芒的士兵却没有因为这样的惨叫而停下脚步,他们随即脚下飞快的向着前方去收割自己的猎物了。
不像沙漠之鹰那样装备齐整,平云初组建的这支队伍,有佩刀,有佩剑,甚至有配铜锤的,总之,他们手中的武器都是平云初从武器库里找出来,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趁手兵器。
配铜锤的那人显然也看出匪首的不凡来,他对击了下手中的铜锤,对着平云初道:“大人,让属下去会会他。”
平云初闻言也不阻拦,他留守商队,便向高达点点头,高达收到指示后便追着那小胡子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