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玄:“……”
他说:“我和母亲的事,与你无关。”
韩城皋:“我说了,云暖是我妹妹,你既不愿相认,我做什么,与你何干?”
沈之玄:“……”
还真是只老狐狸。所以他说:“那你就杀了他,我没所谓。”
韩城皋:“……”这小狐狸竟然不上当。于是他向顾邵道:“起来吧,以后你跟随殿下左右。”
顾绍:“属下必定拿命相护。”
沈之玄说:“我不需要,何况我怕你卖自己的时候连带着把我也卖了。”
顾绍:“……”
韩城皋:“……”他只得说:“带殿下下去休息吧。”
顾绍:那殿下到底认没认自己是京洛殿下,将军您的外甥。
认不认,不都是么。这乱世天下,从来都不是你愿意承担什么,而是你的身份要你承担什么,根本就没得选。
在北朝的时候沈之玄没得选,为了母亲和自己不受欺辱,就是要去争,就要不顾一切。等他失去了一切,本以为孑然一身,却还是没得选。
沈之玄都走到门口了,又回过头来问了一句,“前朝都亡国二十多年了,你现在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韩城皋半晌没说话,就在沈之玄以为他不会回答,转身要走的时候,他说:“我是京洛的大将军,京洛皇室受辱,君上枉死,皇妃不知所踪,我自然再做不得北朝的臣民。”
沈之玄又问:“那你就可以不顾我母亲的生死吗?”
韩城皋沉默了很久,“云暖受的委屈,我会亲自向北朝皇帝讨回来!”
共谋天下
null
第62章 空前殊荣 .“京洛愿与皇上共伐...
最初的那段时间,每个京洛人心里都积攒着仇和恨,国破家亡,亡族之恨,国土被铁骑无情践踏,京洛皇室被随意折辱,无辜的百姓惨遭杀戮,文臣武将毫无尊严,将士们血流成河。
那个时候国虽然亡了,依旧有很多臣民军队不愿意归降北朝,他作为京洛的大将军,自然要荫庇他们,让那些人有个安身之所。
不是他要去争什么,是天下局势推着他往前走。
面对京洛人的愤怒,仇恨,他只能带领着他们,继续走下去。何况他还要找到流落在外的皇妃,自己的亲妹妹,听闻她腹中怀着孩子,君上唯一的血脉,或许会是个小外甥。
直到现在,亲妹妹死了,那个想象中的小外甥九死一生,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沈之玄说:“好啊,那就等什么时候报了我母亲的仇,把她接回来,她若肯原谅你,我再考虑要不要认你。”
其实心底里,他理解韩城皋,他也曾是数万大军的统帅,明白面对那种家国大义和个人亲情时的两难,然而世事难两全,选了忠义,就要放弃私情。
全了忠义之后呢?
人总是矛盾的,总想着再去弥补遗憾,眷顾情义,哪怕为时已晚。
韩城皋愣了一下,随即道:“一言为定。”
沈之玄终究是要依靠韩城皋的,若是只身一人,又要走到何时?
他不能无视母亲枉死一般,北朝皇帝加注在他和母亲身上的,他要一一还回去。他想现世安稳,不争不抢,可这世道不允许,想要留住一些人,保护他们,就是要争权夺势,从来不能回头。
“浔阳城外相救,”沈之玄说:“多谢。”
韩城皋:“不过是迎回我们京洛的殿下,本分而已。”
***
长乐城里近几日都在传一件事。丞相韩长风之孙韩卿离封御史中丞,并且兼山南军副统帅。
空前的殊荣,不仅仅是韩卿离,而是整个韩府。
韩家两朝丞相,韩卿离的父亲更是镇守武邑的大将军,自从夫人故去,他去武邑镇守后从未回过朝。
最初的武邑算是边陲重镇,主要是防着周边一些小部落入侵。
韩卿离的父亲镇守武邑后,与边陲那些小部落之间也是战役不断,经过数年的交锋,很多部落都被打怕了,开始携全族来投降,武邑军便从开始的五千到如今已有五万之多,然武邑军一向自给自足,粮草军需都是由周边部落供给,甚至军饷都不曾向朝廷要过。
现在韩卿离的父亲都不能称之为大将军,更像是割据一方的藩镇。如果不是东边尚有蛮夷为患,时常抢掠百姓,韩大将军便可舒舒服服的当一方诸侯。不过若真是边陲无碍,南朝皇帝早该召其回朝罢。
韩家文有殊荣,武有权势,如今韩卿离不过二十出头,就已经是三品的御史中丞,何况还兼了山南军副统帅。
说一句空前绝后当不为过。
不过知道情况的人还是会觉得韩家当得起如此殊荣。
且不说南朝自开国以来的繁荣和富足是韩家两代为相殚精竭力的影响,就说当年宵小蛮夷屡屡范境,百姓不得安生,朝廷不知道派去了多少将士,搭上了粮食财力,却始终不能根除蛮夷之祸,后来韩卿离的父亲率军前往,自此常驻武邑,才能守得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