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若水。
“哎!我怎么就忘了给爷爷溪边写字的照片了?”姜玉轩一拍额头。
“本来就傻,别拍得更傻了。”
姜父刚下班回家,就看到自己儿子呆呆地站在客厅,傻里傻气地拍着自己的脑门,没好气地说。
他每天累死累活地上班,他倒好,一天天的,天上地上都是他的脚印。
这哪里是儿子?分明是生了个祖宗,他倒像个孙子一样挣钱给他花!
“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他傻还不是遗传了你!”姜母翻了个白眼,不悦地说。
姜父一噎,不敢对老婆发火,狠狠地瞪姜玉轩一眼。
“爸,你回来了?”姜玉轩讨好地笑着。
他最怕他爹,每次见到他爹,就像老鼠见了猫,现在却被抓了个正着。
“嗯。”姜父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声。
“爸,我找爷爷最喜欢的书法大师写了一副作品给爷爷。”姜玉轩殷勤地接过他爹的公文包挂起来,老爹今天回来没骂他。
他爹的心情,直接决定了他零花钱的厚度!
“哦?你还认识书法大师?不会是什么江湖骗子吧?”姜父的看法和姜老爷子一样。
但是姜玉轩可不敢像对姜老爷子那样,对他爹说话。
他忍气吞声地说,“爸!我亲眼看着老师写的!不会是假的。呐,我还有照片,你看!”
姜玉轩手上动作飞快,他翻出刚刚拍的照片给他爹看。
姜父随便扫了一眼,漫不经心的表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他一把夺过姜玉轩的手机,仔细地看。
“书华!你快过来看看!”姜父皱着眉,大声喊着姜母。
“怎么了?”姜母蹙眉,放下手里的银耳羹走过来。
当她看到丈夫手里的照片时,她也愣住了,“这是……”
第174章 柳暗花明
“这是季印禾!”
“这是安柏的孩子!!”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一定是安柏的孩子,她的身上,同时有安柏和印禾的影子。
上半部分,眼睛和安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下半部分,鼻子和嘴巴则是像极了季印禾。
这孩子,集合了爸妈的优点。
姜玉轩一脸茫然,一双不大的眼睛里,写满了问号。
季印禾是谁?
安伯又是哪个伯伯?
他看看他爸,又看看他妈,两人都很激动的样子。
“玉轩,这个女孩是谁?你和她熟吗?”姜父这才想起被他遗忘到一边的小儿子。
“这就是爷爷喜欢的书法老师啊,夏溪边,大家叫她小米老师,熟倒是挺熟的。”
怎么?爸妈也喜欢溪边的书法啊?
“书法老师?”姜父姜母两人对视了一眼。
“你把她的情况和我说说,她现在在哪?多大了?在做什么?”姜父拉着儿子在沙发坐下,一连串问题向姜玉轩砸过来。
姜玉轩还是第一次被老爸这么重视,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你一个一个问儿子不行吗?”姜母儿子本来就不大的脑容量,都快被搅成一锅浆糊了。
“溪边是宣城人,现在是京都师范大学的学生。”
“还是大学生?那就不是了,那孩子现在都二十五岁了吧?”姜父听到儿子的话,失望地说。
“溪边就是二十五岁,她好像有什么原因,高中毕业没能读大学。”
“那应该就是她!”姜父听到这,顿时感觉柳暗花明!
“她家里情况你知道吗?”姜父急切地问。
“至于家里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姜玉轩知道的也不多。
“这叫很熟?”姜父一脸嫌弃。
“我已经知道这么多了……”姜玉轩小声嘀咕着。
姜妈妈见儿子得意不过三分钟,像只鹌鹑一样,想笑又忍住了,“玉轩知道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现在有了一个可能都人,我们先去问问这个小米老师的情况吧。”
“爸,妈,溪边到底是谁啊?你们怎么这么上心?”姜玉轩忍不住多嘴。
姜父重重地叹口气,缓缓道来。
“你奶奶叫苏若水,她有个弟弟,叫苏安柏。奶奶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母亲嫌家里穷,生下苏安柏就跟别人跑了。
“等你奶奶长大,她父亲,就是你太爷爷,因为心情抑郁,再加上积劳成疾,去世了。你奶奶是带着弟弟苏安柏嫁给你爷爷的。”
“苏安柏,是你奶奶一手带大的,比我大不了几岁。你爷爷奶奶像是带自己孩子一样把他带大。”
“也许是遗传,也许是操劳过多,所以你奶奶身体很不好,早早就去世了。临终前嘱托你爷爷照顾好她弟弟,让他早点成家立业。”
“谁知道,你这个舅公就是不谈恋爱,不结婚。你都出生了,他还不结婚,可把你爷爷愁的。没成想一个小丫头缠上了他,追到他单位去成了同事,两人才了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