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眉头皱了起来。
“上次去派遣官员去告祭宗庙,汗阿玛没有选择太子殿下举荐的官员。”胤禛轻声道。
德柱噎了一下,然后反驳道:“那次是意外,不过是刚平定噶尔丹,大阿哥身上有军功在,陛下不好太过于打压大阿哥,虽然当时没有选择太子殿下举荐的官员,但是却也没有选择大阿哥举荐的官员,这次可不一样。”
胤禛不再说话,太子将他叫来询问这件事,他也只是给一个意见,并不是为了和德柱吵架的,究竟怎么做,得太子自己来决定。
见胤禛不再说话,德柱心里得意,道:“太子殿下,您别听四阿哥危言耸听,陛下是更心疼您的,而且这是一个极好拉拢宗室的机会,只要把宗室都拉拢过来,大阿哥将不足为虑。”
胤禛深吸了一口气,德柱身为太子的哈哈珠子,不规劝太子,反而在这里拱火,太子出事,真以为他能得什么好,鼠目寸光,不知所谓。
“罢了!这事儿也没那么快,孤再考虑考虑。”太子道。
胤禛不知道太子会做什么决定,这不是他应该管的,反正他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真出了什么事儿,也怪不到他身上来。
“好了!老四,今天辛苦你了,你今天先回去休息吧。”太子道。
一旁的叶珍珍坐不住了,站在一旁骂道:“你把人叫来,让人等了三个小时,这会儿十分钟就聊完了正事儿,把人赶走,什么人嘛?”
胤禛脸色平静地起身行礼,“那臣弟先告辞了。”
行完礼,胤禛就离开了东宫,走出了东宫的大门,又正巧碰到索额图迎面走过来。
索额图见到胤禛脚步倒是停下了,敷衍的给胤禛打了一个招呼,其态度之自傲与轻蔑,与之前的德柱如出一辙。
“本官与太子还有事情相商,就不与四阿哥多谈了。”索额图道。
叶珍珍见其自傲与蔑视的态度,吐槽道:“这索额图是里面德柱的爹吗?神态都一模一样,如此张扬自傲,怪不得下场不好。”
“索相自便!”胤禛道。
说完,索额图便越过胤禛,向东宫走了进去。
胤禛也继续往宫外走去,来东宫太久了,他要快些出宫了。
接下来几天,朝堂上依旧是风平浪静,外头倒是吵翻天了,都在议论宗室旗人参加科举的事情,大部分的宗室旗人都在控诉不公平,一部分敏锐的宗室旗人已经在物色优秀的先生了。
“娘娘!东风到了。”惠妃的侍女彩霞飞快地跑了进来,附在惠妃的耳边说了起来。
“真的?”惠妃十分惊喜。
“千真万确,花了五百两才买到的消息,这可是从养心殿传出来的,怎么会有假。”彩霞说着,脸上就浮现出肉痛的表情。
“好了!这个消息可比五百两重要得多,你莫要这个表情,咱们是时候动手了,去通知吧。”惠妃欣喜道。她是真的没想到,等来了这么一股优质的东风,还是太子亲自送来的,这人呀,果然是要沉得住气。
康熙一边批阅奏折,一边骂道:“福建总督是干什么吃的,福建下个雨,上个月禀报,这个月也禀报,下个月是不是也还要继续禀报?”
梁九功连忙让小太监去御膳房把他早上吩咐下去的清火的凉汤拿来,陛下生这么大的气,可别让龙体有损。
小太监连忙去办了。
梁九功自然是知道陛下为何生这么大的气,主要还是昨日太子殿下过来给宗室求情,觉得让宗室和汉人一同科举不公平,陛下当时没有发作,等太子殿下走后,陛下可是直接把茶杯都摔了,足以见得有多生气,这都已经过了一夜,陛下的气还没有消下去。
不久小太监便将清火的凉汤送了进来。
梁九功打开食盒,将凉汤端了出来,给康熙盛了一碗,“陛下,您都已经看了一上午的奏折了,喝点凉汤解解乏。”
“端走!”康熙如今正在气头上,又如何是一碗凉汤能消气的。
梁九功见状跪了下来,“陛下!您纵然再生气,也得顾及您的龙体呀!您这样,岂不是要让老奴去死。”
康熙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双手还举着一碗凉汤,没好气地接过了凉汤一饮而尽。“好了,你要死便死去吧。”
康熙喝完凉汤,把碗还给梁九功。
梁九功接过空碗高兴道:“奴才才不死,奴才要好好活着伺候陛下呢。”
“老货!”康熙骂了一句。
梁九功被骂也高高兴兴的,他拿着空碗高高兴兴地起身,道:“陛下要是生气就多骂骂奴才出气,别一个人憋着,免得憋坏了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