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虽然是为了吹捧太子的功劳,不过他们两个去,也是能有一些好处的,他们先吹捧太子,太子为了自谦,总要说上一句,两位弟弟也和他一起,他们都是孝顺汗阿玛的。
从寺庙出来,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宫,离汗阿玛南巡没有几天了,毕竟是四十九个寺庙,一天跑四家寺庙,那也得十三天。
胤禛和胤祉跟着太子回宫,三人直奔养心殿。
“公公!汗阿玛在吗?”太子问道。
“在的,直郡王在里面和陛下说话。”守门的小太监道。
听到胤褆在里面,太子眼神变了变,不过却也没有说什么,只道:“公公,孤有事求见汗阿玛,还请公公禀报一声。”
“是!太子殿下、诚郡王、四贝勒稍后,奴才这就去禀报。”小太监道。
太子殿下点了点头,小太监转身推开了养心殿的大门,进去禀报了。
“老大还真是勤勉,整日都黏着汗阿玛,不肯消停。”胤祉小声吐槽了一句。
“老三,这里是养心殿。”太子提醒了一句。
胤禛站在最后自然是看得明白,太子的意思只是因为这里是养心殿,不要说老大的坏话,却没有说离开养心殿不可以说老大的坏话。
胤禛听得明白,胤祉自然也懂,都不是蠢人。
很快小太监就出来了,他笑着对太子道:“太子殿下、诚郡王、四贝勒,陛下请你们进去。”
“有劳!”太子带着胤禛和胤祉进了养心殿。
“给汗阿玛请安!”太子带着胤禛和胤祉给皇帝请安。
“你们三个怎么来了,快起来。”康熙眼睛里带着笑意道。
看着康熙带着笑意的表情,太子也笑了笑道:“汗阿玛今日怎么这么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儿发生吗?”
“老大刚刚收到青海的奏折,今年的青海十分的和平,没有发生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真是我大清之福。”康熙把奏折往前递了递,示意太子亲自看。
太子上前,从康熙手中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太子,将奏折还给皇帝笑道:“恭喜汗阿玛,汗阿玛亲征灭了准噶尔,如今青海的百姓归降我大清,青海的百姓也安居乐业,是汗阿玛之功,是社稷之福。”
康熙笑眯眯的,心里很是受用。
“你们三个怎么一起过来了?可是有事儿?”康熙问道。
“汗阿玛不是要南巡了吗?儿子给汗阿玛求了佛珠,希望汗阿玛此行能顺顺利利,一路平安。”太子从衣袖中将佛珠拿了出来,双手献给皇帝。
“太子有心了。”皇帝接过佛珠,心中安慰,上次和太子说南巡可能有危险,太子便去求了佛珠,太子虽然不说,但是心中还是有他这个汗阿玛的。
“汗阿玛有所不知,此佛珠沐浴了七七四十九家寺庙的佛光,这段时间太子殿下足足去了四十九家寺庙,希望菩萨见太子殿下心诚,能够护佑汗阿玛安全归来,可惜汗阿玛南巡在即,实在是等不得了,原本太子殿下是希望把整个京城的寺庙都跑遍的。”胤祉吹捧道。
听到胤祉夸赞太子之言,胤褆忍不住瞧瞧翻了一个白眼,太子是越来越小家子气了,之前是平安符,现在又是什么佛珠,尽是一些女儿家做的东西,有本事真的替汗阿玛上阵杀敌,不过是去了几家寺庙罢了,有必要这么吹吗?
叶珍珍听到也觉得尴尬,这自吹自擂的。
听到这串佛珠背后的心意,康熙更加地感动,“没想到你最近是忙这件事,你有心了。”
“汗阿玛能平安归来就好。”太子道。
“太子殿下只是平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是极为仰慕汗阿玛的。”胤禛也道。
康熙看着太子眼带笑意,他自然是知道太子仰慕他这个汗阿玛,太子可是他亲手带大的。
“儿子只是想汗阿玛平安归来,儿子不如老大,能够陪在汗阿玛左右侍奉,只能替汗阿玛监好国,让汗阿玛无后顾之忧,而且这佛珠也不是儿子一个人的功劳,老三和老四也有陪着儿子一起去寺庙替汗阿玛祈福。”太子谦虚道。
叶珍珍忍不住吐槽道:“好一朵盛世白莲。”
胤禛努力压下上扬的嘴角,他已经知道绿茶和白莲是什么意思了,太子这话,确实有一些白莲的感觉。
“你的心意,朕岂会不知。”康熙看着太子的目光更加地柔和。
老大却是忍不住了,讥讽道:“太子殿下还真是孝顺,这么多日太子殿下下了朝便不见人影,原来是去寺庙祈福去了,等以后我和老五、老七、老八他们也学着太子,下了朝就去祈福,想必江山社稷就会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