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一惊,就发现胤祯已经闯进来了
胤祯进来看见胤禛也在,他怒道:“你是不是故意的,故意让我丢脸,所以才付钱的,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难怪当时付钱的时候你一言不发,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胤禛听到胤祯的指责,眉头皱起来了,“我记得当初在琉璃坊是你说我不付钱便是不孝顺额娘,十三当时在场,需要把十三叫过来辨真假吗?”
胤祯一愣,他回想起自己在琉璃坊那得意的模样,但还是不服道:“十三哥崇拜你,自然是向着你说话。”
“当初我们都带了小厮,琉璃坊的老板也在一旁,他们皆可以作证。”胤禛道。
胤祯愤怒地看着胤禛,这下眼睛里也带着些许的惶恐。
“你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犯了错不说反省,连认错都不肯了,明明自己错了,还得把过错推到旁人身上。”胤禛满脸的失望。
德妃见状自然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是看着胤祯像斗败了的小公鸡,又有些于心不忍。
“好了,你们两兄弟,吵什么,老四,你不是还有公务要忙吗?你先去忙公务吧。”德妃道。
“儿子告辞!”胤禛转身就走。
德妃注意到胤禛并未把红珊瑚带走,她叹了口气。
第46章
胤禛走后, 德妃看向胤祯,无奈道:“你看看,惹得你兄长生气了吧,你呀!脾气太急了, 而且这头面也是你强行让你兄长给你买的, 你兄长也从未说过你什么不好, 你倒是编排起你兄长了,你兄长对你还不好吗?”
“他除了训我什么地方对我好了?对我还不如十三,他私底下贴补十三可不少东西, 敏嫔娘娘吃的不少好药都是他贴补十三的,在儿子来看, 他是十三的亲哥才对。”胤祯气道。
听到胤祯这么说, 德妃的脸拉下来了, “你兄长贴补十三, 还给敏嫔送了药?”
胤祯一愣,他发现自己好像说漏嘴了,他并不是故意告状的。
“额娘问你话呢。”德妃不悦道。
胤祯想了想,他如今都已经说漏嘴了,倒也瞒不下来了, 他只能点了点头承认道:“应当确实是补贴了一些,不过敏嫔娘娘病恹恹的, 十三的月例也是不够花的, 他就补贴了一些给十三,不过应该没补贴太多。”
“哼!他向来这样,对别人都好得很。”德妃脸直接拉了下来。
“额娘!你别生气。”胤祯反过来安慰德妃。
“额娘不生气, 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这事儿你不用管了, 他身为兄长,给你付钱了又能怎么样,后宫的流言额娘会办妥的。”德妃目光发狠,她好歹也是管了这么多年宫务的,她之前是顾及惠妃她们,不好下死手,她真要处置,惠妃她们也无可奈何,而且散播流言的不就是她们几个吗。
“好!”既然自己额娘这么说了,胤祯也就应下了。
德妃下了狠手,果然,后宫的流言一下就没了,不过流言没了,但是这事儿的影响还在,都知道德妃是一个偏心的。
不过对这个名声对德妃的影响并不大,她就是偏心十四又能怎么样?十四是一个孝顺的,日后她依旧有十四奉养,反正不在她面前提她偏心,别人私底下议论她还能管得住别人的嘴?
德妃的寿辰一过,宫中就开始张罗着选秀,特别是老九和老十也到了年纪了,他们的屋里也要进来人了。
不过这事儿和胤禛的关系不大,他已经有了福晋一位,侧福晋一位,格格三个,侍妾一个,后院的女人不少,此次选秀,顶多是他后院再进两个女人,这次选秀主要还是给老九和老十相看。
到了四月,康熙开始检查几个儿子在各部学习的情况。
因为才一个月,康熙也不要求自己的儿子能够立马说出各部的优点和弊端,但是他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对各部了解的情况如何。
先是老大直郡王,老大是在兵部学习,他原本就是领兵打仗的,对兵部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他甚至还能抱怨两句兵部不合理之处,比如粮草调度缓慢,各地方军的军饷如何,他对兵部的一切如数家珍。
对于直郡王对兵部的如数家珍,康熙是十分满意的,然后就到了诚郡王。
诚郡王分去了礼部,诚郡王也说了自己对礼部的熟悉,还说了他如今也参与修典了。
对诚郡王也很满意,然后就是胤禛。
胤禛也没有让康熙失望,特别是那柱形图和折线图的出现,康熙当着其他儿子的面表扬了胤禛一番,再到了五贝勒胤祺、七贝勒胤祐和八贝勒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