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垂花门被推开,贾政匆匆忙忙地进来,对贾母说:“林妹夫来了,现在垂花门外候着,要拜见老太太。”
林如海这一造访实在是太过突然,自贾母以下,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但自家亲戚,都已经到了这院门口,不见总是不好,更何况现下贾母正心虚着。她连忙命婆子丫鬟送几位小姐并宝玉都回房去,自己留在这院中迎接林如海。贾政便急急忙忙去请。
宝玉不想回房,他隐隐有些预感,林姑父此来,怕是要接林妹妹回去的。于是趁着贾母等人不注意,宝玉钻进贾母的上房,躲在门边,探头探脑地看着外面的情形。
天幕上的女子依旧在继续说话。
【虽然书中文本没有明说贾府巧取豪夺林家的遗产,但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林如海病重时,是谁送林黛玉南下,到病榻前尽孝,又是谁帮着处理林如海的身后事,又将林黛玉再带回贾府的呢?】
——这谁能猜到呀?毕竟林如海现在还活得好好的,甚至还被圣上急召入京了。
但很快“天幕”自己给出了答案。
【对,是贾琏!】
贾琏不在,院中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聚在凤姐身上。
王熙凤一下子便想起贾琏闲时也说过:林姑父没有亲儿子,将来过世之后不妨将林家的家产都带来贾府,由他们夫妻经手,怎样怎样。谁曾想这等心思也被天上神仙给揭露了——饶是聪明大胆如王熙凤,她的脸也腾地一下烧红了。
【在后文中,贾琏与王熙凤说体己话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句:“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③”贾家这些年里,哪里还会有别的机会能一下子发个三二百万两银子的横财?只可能是贾琏陪黛玉到扬州,料理林如海身后事的那一次啊!】
那天幕上的女子话音刚落,众人就见林如海已经进了垂花门,正铁青着脸,抬头望着天幕。
贾母在这节骨眼儿上面对女婿,讪讪地无法开口,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寒暄:“什么风……把姑爷给吹到京里来了?”
林如海礼数周全,上前行了两步,恭敬向贾母行了一礼,方道:“岳母大人在上,小婿由圣上特旨急召入京,原本不想打扰。然而事急从权,还请岳母原宥小婿今日唐突造访。”
说着,林如海端端正正的大礼行下,朗声道:“老太太,小婿今晚就要将黛玉接走,万望老太太成全!”
接人!今晚!就要!
话说得掷地有声,不容拒绝。!
第3章 第一次直播中断
林如海是今日下午晌才赶到京中的,先去宫门处问过,得到消息说是明日一早陛见。
原本林如海预计自己在陛见之后就要立即回南,他知道爱女身子骨羸弱,换季的时候最易感风寒,因此没有直接赶来荣府看望黛玉,而是请人悄悄将黛玉的乳娘王嬷嬷接出府来,问起黛玉的近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如海听着王嬷嬷叙述,便皱起了眉——他隐约觉得黛玉与表兄宝玉走得太近了些。此外,按照王嬷嬷所说,贾府上下,除了老太太对黛玉是真心疼爱之外,其余人都是看老太太脸色行事,明面上将黛玉当做“表小姐”恭敬对待,暗地里却难免怠慢。
这时林如海已动了要接黛玉回南的心思。
随后他在赶来贾府的路上,就看到了“天幕”——
“什么,还泪?”
这林如海哪里还能忍?当即赶到贾府,面见贾母,要求马上接走黛玉,
这个要求入情入理——人家可是黛玉的亲爹。
更何况,今儿“天幕”上的神仙出面,亲口预言了黛玉留在贾府会“泪尽而亡”。
贾母听了林如海的要求,脸上的富贵肌轻轻一抖:“林姑爷,莫不是嫌我慢待了黛玉?”
林如海低头:“小婿不敢指摘老太太!”
林如海是晚辈,不好当面指责贾家,但天幕敢——就在这时,就听天幕中那个女子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他们都以为林黛玉是来投靠贾家的穷亲戚,暗地里多嫌着她。但其实林姑娘正是他们最大的金主,否则贾家的财政早就难以为继。】
【只可惜林黛玉自己全不知情,根本不知道天天与她相处的,正是那些不顾道义情分夺她财产,却又还嫌弃她又贫又病的“好亲戚”!】
那女子一口气说完,吁了一声,才道:
【请大家原谅兰兰。作为讲解红楼的up主,兰兰应该尽量不带个人情感去点评红楼人物与事件。但说到这里,实在是气不过,有点失态了……感谢大家的理解和安慰。下面我带大家逛逛园子,先轻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