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02)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元春心里苦:吴贵妃不过被关三个月,而她这里,后果恐怕更加严重,彻底失宠也未可知。然而这时天幕却还未停。

那位廖仙似是将他前前后后展示的那些成窑、汝窑、定窑、宣窑、官窑的器物全都陈列在一张大长条桌上。

两人似乎又谈到了另外一件,乾隆皇帝命人烧造的器物上,而天幕上此刻出现的也并不是萧仙廖仙的形象,而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瓶。这只大瓶周身自上而下全部装饰着各色各样的釉彩,瓜棱鼓腹上交替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写实图样与花样①,一眼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似是一瓶子的各种釉彩直接扑面而来。

【……我这老头子倒认为,这枚“各种釉彩大瓶”的烧造,将十五种釉彩、十七种纹饰集于一身,审美上固然是糟糕了一点,但是对于工艺而言,确实是登峰造极,无法仿制。这在我们后人谈起来,的确是一件很有民族自豪

感的事。】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件瓷母所展现的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绝不在西洋各国之下。然而这些帝王为了维持他们自身的封建统治,生生阻断了海内外正常的、健康的经贸往来与科技交流,使华夏的科技发展无可挽回地变缓……】

贾元春怔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回到了她原先用于记录的矮几旁侧,提笔快速地开始记录。

夏守忠纳闷地道:“被皇上如此批了一番,您怎么还在记?”

元春便道:“许是皇上过两天又改主意了,想要听听天幕上到底是怎么说的,问到我这里,我说没记,岂不糟糕?"

夏守忠顿时大赞元春谨慎。

然而元春却在想着,记下来的这一份明显有些“冒犯”的金玉良言,是不是该趁着皇上身上带着檀香味儿的时候再想个由头递出去。

【廖老,您说得太好了。兰兰还记得以前读文献时读到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纵火焚烧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时候,曾经发现了百年之前,英国人马戛尔尼代表英王赠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里面包括全尺寸的天文与科学仪器、两门十二磅英国榴弹炮和数箱弹药。而这些礼物完全原封不动,就这么在圆明园封存了将近一百年,没有人着手研究,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甚至没有人去拆封①……】

贾元春运笔如飞,在纸上留下一行行工整娟秀的字迹。但同时她心中却不断回想皇帝陛下临别时看向自己的那一眼——在那以前这双眼总不乏情意绵绵的时候,可这一次.…

元春心中一时大恸,心道:许是不久龙椅上那位就会对贾家动手——贾家,贾家这一回,得是有一番拿得出手的功绩才行啊。

茶楼上,宝玉与竺凤清两人都是站在敞开的窗户跟前,眉头深锁,背着手细听。

而窗外街道上,有些人还在嬉笑——某个不知何朝何代的皇帝竟然拥有“农家乐”审美,和那乡下人似的喜欢花里胡哨;另一些人已在激烈讨论,洋人应当都是茹毛饮血的化外之民,又怎么可能那么厉害,攻入京城?

天幕上两次提及科技不可落后,显然是一片殷殷深意,希望他们这些人能够领悟、采纳。

竺凤清便喃喃地道:“若是这泱泱华夏,也如一个百年大族、簪缨之家一般,落到任人欺凌,

全无力还手的时候该怎么办?"

宝玉:…?

他连自家的事都还想不出该如何是好呢,更不要提这种国家大事了。

但只要一想到,就连泱泱华夏,也会如天幕上所形容的一般,任由英吉利、法兰西那两个西方小国之人,明火执仗般攻入自家京师,纵火焚烧天子行宫,宝玉便握紧双手,义愤填膺地道:“万万不能如此!"

然而义愤过来之后他又发愣:嘴上说得轻巧,自己难道还能做些什么吗?

谁知他却也激起了竺凤清的豪情:“确实是如此——玉兄,我如今信你了!这天幕的确非常有用,提点的都是关键!我们,必须想法子扭转局面,令科学昌明、文化繁盛。玉兄,你我一定有望能看到这一天的,对不对?"

宝玉愣了片刻,也奋力答道:“对!”

就算是做不了什么,也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对不对?

宝玉竟渐渐觉得自己也被竺凤清的热情所感染,不再那么悲观畏缩了。

【好了,今天就是兰兰与廖老合作完成的这一次直播……】

“这是天幕上仙子的惯例,在每次说完之前,都要给一番总结,说说今日都说了哪些。”宝玉继续指点竺凤清,而竺凤清看向宝玉的眼光也越发感激。

【我们从《红楼梦》中出现的“西洋舶来品”开始,由廖老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有关康雍乾年间仕宦人家器物陈设的风情画卷。随后,我们随廖老布置的几间屋子,领略了与红楼人物的性格、审美息息相关的室内陈设艺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