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255)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兰兰……”

脑哥很实诚地转过身,想要将这发现告诉萧兰兰。却见萧兰兰与有雨聊得正欢,根本顾不上他。

脑哥伸手挠了挠头,心想,这套漆器食盒和瓷罐将来他铁定是要还给萧兰兰的。不如先带回去研究这“茄鲞”,到时将这瓷罐清洗,连同食盒一起送还的时候,再提醒一下萧兰兰吧。

“兰兰,你要回北方了吗?”就听有雨问萧兰兰。

“嗯!出来也挺久的,过年要回家一趟。一开春就还会赶来包邮区直播,这是我那个推广项目的工作要求。"

"那你最近会停播吗?"有雨显然很关心萧兰兰的直播频率。

脑哥也很关心,悄悄地支起耳朵。

"会暂停一两期,但还好我有一些短视频存货,稍微剪辑一下就可以用。所以过年期间可能就是短视频向大家拜年啦!"

"脑哥,有雨,今天实在是非常感谢你们两位。兰兰也在这里向你们拜个早年,希望明年开春有机会再见面哦!"

王家村,刘姥姥本就是村里的名人,这回又被天幕一通狠夸,更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这次天幕之后,御史林家、皇商薛家,连同荣国府贾家,都有专人来送礼物送到刘姥姥这里,并且各自由来人向刘姥姥“赔不是”,说是天幕上让“立正挨打”的。

乡里人家哪里见过这架势?

连带刘姥姥女婿王狗儿也觉得脸上有光,在村里走路也几乎要横着走。村里人都笑他:"你岳母是天幕上点名儿夸的,咋也不见提你半句?"

王狗儿立即泄了气,垂着头继续做他的经纪,甚至见到正自用功读书的板儿也忍不住羡慕嫉妒恨——这小子,竟然有这样大的福分,将来竟然能娶国公府的小姐。

刘姥姥却生活起居一切如故,只是多了一个习惯:爱往头上戴花,反正天幕上都说了,老来爱戴花没啥不好,就是个老风流。

好在探春的“温室大棚”真的建起来了,如今天气虽转冷,那大棚里却不仅仅是菜蔬,就连那一两年生的鲜花,也能种出来开花。

探春的生意账本上,便又加了一行:冬令鲜花。

原本冬令鲜花只有那水仙、腊梅、梅花几种,富贵人家也就插个瓶,太太小姐们头上戴的,多是绢花与绒花。

若是往后京郊的大棚里冬令也能送出鲜切的玫瑰、芍药、月季、玉簪……那各家女眷们必然以戴鲜花为荣。探春自己就是从那些高墙大院里出来的,非常明白那些攀比之心。

如今她的“温室大棚”已经建了有数十亩,用那“包产到户”的法子,将每间大棚包给王家村附近的农家。这些农家因只需交一定的租金给探春,余下多的出产全算自己的,因此照管起来尤为精心,甚至还每日凑在一起开会,研究这暖棚里的蔬菜鲜花应该怎么种。

当然,也有自家种的好,便瞒着秘方儿不说的。邻人难免心痒打听,或旁敲侧击,或偷看偷听,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而探春只不管,由得他们去自己琢磨。而她自己带了几个从荣国府里出来的管事,张罗着联络各家王府的采买,充当经纪,因此从王家村的地里到京城各大世家的餐桌上、女眷的头上,贾府还能再过一道手,

再赚一批银子。

探春大致算了算,到年底之前,除去赏给这些管事家人的,她还能再往公账上归一千七八百两银子。

这是此前她想也没想过的。虽然京城里已经隐隐约约有风声传出来,一个薛家的大姑娘,一个荣府的三小姐,这两人都像掉进钱眼里一样,浑身铜臭味,不知将来谁肯娶——可是探春不在乎,她赚钱她乐意。

贾敬那头,如今的“丹房”已经又扩建了一些,不仅能出产薄薄的“亚克力”薄膜,也能同时出产较为坚硬的亚克力板,只是还不能算是完全透明,有时厚薄也不太均匀,全靠两个小道士自己慢慢琢磨工艺。

但这“亚克力”较之玻璃有一样好处,只要稍稍涂上一些贾敬制出的“仙水”,就能轻易弯曲,改变形状,待到"仙水"完全干透,就又恢复坚硬。因此比玻璃更加灵活多变,容易拼搭。

而贾敬这位“化学家”已经不满足于“亚克力”,整日又在“丹房”里折腾,要搞一些新东西出来。

宁国府里,贾珍已经得知自己老爹如今离了玄真观,正和荣府三丫头一起“合伙”,捣鼓些新产业。贾珍身为人子,装模作样地去贾敬的丹房面前磕了俩头,没能把老子劝回家,他自己就乐得在宁

国府继续当老子而不是当儿子。

眼看年节将近,荣国府里事务众多,凤姐忙不过来,贾母便打发人去接探春回府。探春甚是不舍刘姥姥一家,这日便与王家妇幼与乡里几名上得了台盘的女眷一道欢宴,算是个小小的作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