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番外(898)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卫三娘哪有钱赔?

千红楼的掌柜娘子就不放卫三娘走,要她在酒肆中洗碗赚钱来赔。

在酒肆洗碗,一月一千二百文,一年也不过是十几两银子,却要赔一千两,这不得洗几十年的碗才能抵消?

杨润森找到千红楼时,听到这个消息又气又吓。

他跑去跟酒肆的人理论,但不管他怎么求情,酒肆的人就是不放人。

李立行吃惊说道,“这要干七十年才能还完钱,太过份了!”

李玉竹说道,“确实过份,要不是酒肆的客人无理取闹,卫三娘怎会撞坏玉瓶?不过话又说回来,什么玉瓶这么值钱?一千两?”

杨润森道,“我们没有看到,是那酒肆的人这么说的。”

“黑店!”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天的果果,忽然冒了句话。

大家一起看她。

“坏人,黑店!”果果瞪着眼,一脸怒容。

李景附和着点头,“嗯,把人关着不让出来,就是坏人。”

李玉竹说道,“这家酒肆不讲理,如果硬闯硬闹,只会惹来更多的麻烦,只能报官,让官府用律法压着他们!”

杨润森点了点头,一脸忧色说道,“只能这样了。”

到了县令府。

李兴茂在车里看着两个孩子,李玉竹和李立行,带着杨润森去拜见李县令。

李县令没有出门,正在书房里和一个门客闲聊。

李立行走到书房的门口规矩地行着礼问安,“父亲,儿子带了个朋友前来,想求父亲办事情。”

门客站起身来,“大人,在下先告退。”

门客知趣地退出了书房。

李县令看到李玉竹也在,知道这一定不是儿子的朋友,他说道,“进来吧。”

三人一起走进了书房。

李玉竹大大方方走上前问好,“县令大人。”

杨润森则是毕恭毕敬地行着大礼,“小生杨润森,拜见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打量着杨润森,“咦,本县在哪听过这个名字?”

杨润森道,“小生参加过六次县试,想必是这样,县令大人觉得小生的名字有些眼熟。”

提到县试,县令大人马上问他六次的答题内容是什么。

杨润森如实回答。

县令大人哦了一声,“本县想起来了,你便是那个考了六回,每回都没考完的那个杨润森?”

杨润森从十六岁就开始参加县试,一共报名了六次。

他的字写得十分的工整,像印字体一样,在考生中十分的出众。

又因为他连考几年都没考上,所以在一众学子中名气很大。

杨润森一脸惭愧,“正是小生。”

“你为什么总是不考完?考试有五场五个试题,却总是考一半就不考了?”县令问道,“按你的学问,将五场考试的考题全部做完,一定能得到功名,只是……,你总是将剩下的试卷空着不写,就着实可惜了。”

杨润森愧疚说道,“小生……小生心里胆怯……”

考试一共三天共考五场,考到对经史文的注解时,他就手心冒汗。

李县令好奇道,“为何胆怯?你怕什么?”

杨润森窘着脸,“因为……,被村里人嘲骂过。”

在他第一个未婚妻意外亡故的第二月,正好是县试月。

因为要应试,他没有回家去给那个出意外而亡的未婚妻上香,被她家人追到县城辱骂。

因为心中有愧,所以考试考砸了。

虽然他后来补上了上香,作为安慰,也没有收回聘礼,但那家人不依不饶的,每到他县试时,他们就闹上县城来。

他避都避不开。

结果,他一次也没有中。

虽然他们家后来出了点事,全家在村里呆不下去,搬到外地去了,但他因为年纪大了,无心再考,索性回家帮父母打理起田地来,再没来参加县试。

杨润森对李县令,说了自己的过往。

“原来是这样……”李县令点了点头,表示同情,“你心里有这个疙瘩,确实会影响你的考试,哪怕你坚持挺过了县试,将来还有更严格的府试,院试,考试的时间更长久,如何过关?”

杨润森道,“仕途之路行不通,小生已另谋出路。”

“那你最近在做什么?”李县令又问。

杨润森道,“在县城的城隍庙前摆字画摊。”

县令道,“小本生意,应该还能糊口。”

话说到正题了,杨润森朝县令拜下,“如是没有出事,这般过下去,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幸福,但昨天出了事情……”

“哦?什么事?”都是读书人,李县令又欣赏杨润森的字,便认真询问起来。

杨润森将千红楼酒肆的事情,对县令说了一遍。

“李公子和李三娘都说,那家酒肆不讲理,硬跟他们闹,小生是争不赢也救不回娘子的,所以才求到县令大人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