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和白菜都是重量重的蔬菜,大肚子年轻妇人拎得很吃力。
李兴盛朝身后的车里说道,“三妹,前面那妇人像是刘大妞,咱们要不要带她一程?”
李玉竹挑了帘子往外看来,可不是么,正是刘大妞。
刘大妞听到身后有马车轮子的咕噜声,停了脚步,站在路旁等车过去。
李玉竹说道,“二哥,把车停下吧,咱们带她一程。”
这里是村口,走到刘大妞家,还有三里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三里路不算什么,紧跑两步,小片刻就到了,
对于一个快生产的妇人,还要提着重物的妇人来说,不仅仅是辛苦了,还有危险。
“好。”李兴盛喊着刘大妞,“大妞,我三妹说要带你一程。”
他将马车停在刘大妞身侧,李玉竹挑了帘子喊她,“大妞,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还提这么重的东西?”
李玉竹走下马车,将刘大妞手里的提篮接过来,放在马车里。
“我到地里挖了点菜,家里都在忙着,就我闲着,我就出门了。”刘大妞笑着道。
“你这样子可不能单独出门啊,再过半月你就要生了,你瞎跑跑,你不怕,我还怕呢。”李玉竹埋怨着她。
刘大妞笑了笑,没回答李玉竹的话,只说道,“李三姑娘啊,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都是挺熟的人了,刘大妞也不客套,抓着李玉竹的手,爬进了马车里。
看到车里的两个小娃子,她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你们也出来玩啊?外头可冷哦。”
“我们不冷。”果果道,“我穿得多。”
李景点头,“嗯呢,我也穿得多。”
马车又缓缓而行。
李玉竹说道,“我们到村里找人,我二姐过几天要出嫁了,婆家是镇安府的人,那家又是大族,我娘不放心她远嫁,想找几个能干泼辣的姑娘和小厮做她的伴,这不,我和二哥到村里打听去。”
刘大妞说道,“李三姑娘,要是你们家不嫌弃,我二妹和三妹四妹去怎样?”
“她们姐妹?”李玉竹眨着眼,“她们去的话,也不是不行……”
刘二妞今年十五岁了,三妞十二岁,四妞八岁。
二妞和二郡主的年纪差不多,是个不怎么说话的人,但做事勤快麻利。大妞出嫁后,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二妞做。三妞年纪略小,这姑娘的嘴皮子很是会说,也因为这样,没少被刘老大打。
四妞不行,年纪小不说,还是个不会看眼色的闷葫芦。
大人正在骂,扫把倒了怎么没人扶,四妞却傻呼呼往前凑,踩着扫把过去都不扶,也因此,在家挨打最多。
四妞曾跟着二郡主到集市上卖过饼,后来刘老大家忙着秋收,将四妞叫回去了。
再后来刘老大说给三姐妹在村里找了差事,四妞就没跟着二郡主去集市了。
“她们在家也是闲着,我爹老是骂她们吃闲饭。”刘大妞叹气。
李玉竹说道,“二妞都十五了,跟着我二姐去的姑娘,得去三年才能回,你家愿意吗?”
刘大妞心里明白,给人做伴,不会是免费的,一定有钱拿,只要有钱,她爹都会答应。
到了冬天,地里没有收成,家里的税粮一交,几乎没有结余的钱了。
她娘身子不好,隔几天就得花钱抓药吃。
房子也破旧不堪了,得赶在来年春天的雨季前将房子翻修一下,虽然他爹也是瓦匠,会自己修房子,但这翻修,就会耽误时间赚钱。
要是李家给的钱够,他爹会不带犹豫的答应。
第471章 能放心的一家人(2)
刘大妞苦笑,“只要她们能赚到钱,别说让她们等三年,等十年我爹都不会有意见。”
李玉竹想到刘老大家的情况,没说话了。
刘老大生的全是女儿,女儿不及男儿力气大,所以刘老大家比别家要穷。
虽说,大女儿大女婿跟婆家闹翻了,两口子一起住到娘家来,女婿更发誓说,要做刘老大的上门女婿,但刘大娘子身子不好,时常要吃药,家里依旧不宽裕。而且刘大妞也快生了,家里马上要多一张嘴吃饭。
三个没出嫁的女儿,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做些缝补赚点小钱,或是帮田多的大户摘棉花锄草做小工赚点小钱。
跟有儿子多的人家相比,刘老大家整体收入要少得多。
到年底了,各家地里没活儿干了,没有收入,爆脾气的刘老大估计又在家里发牢骚了。
马车到了刘老大家,李玉竹先走下车,将刘大妞的篮子提下来,又来伸手扶她。
李兴盛和李玉竹,将两个孩子一人抱了一个,跟着刘大妞进了刘老大家。
果然,屋子里,刘老大又在骂女儿,又骂她们是吃闲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