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县令又说了李兴安和李玉竹开在县城的铺子地址,叫娄大郎悄悄地去看看,李兴安可与庐陵王长得像。
娄大郎马上说道,“李叔,我这便去看看。”
县令派了个人给娄大郎带路,两人骑马去了街上。
两人在李兴安的铺子附近停下,娄大郎装着随意逛街的样子,东瞧瞧,西瞧瞧,逛着逛着走进李兴安的铺子。
李兴安正在查看柳岩柏记好的帐本,这时,他看到一个穿着华丽貂皮大氅的青年男子,走进了铺子。
这一看就是有钱的主。
李兴安马上走了过去,“这位兄台可随便看看,我铺子里的书册都是最近刚刚印好的,适合各种年纪的人看,从三岁的小娃,到八十岁的老者,都能在我铺子里找到想看的书。”
说着,他拿了几本书出来。
他这铺子里的书,有些是自己印的,有些是别的书社印好了,托他代售的。
他嘴巴会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将生意做起来了。
虽然没有大发财,但每天多少都有收入。
每天除去付给小成子和柳岩柏的工钱,除去三个人的生活开支外,他还能结余,有时结余几百文,有时结余三五两银子。
不到两个月,他就赚了一百余两银子了。
照此下去,他明年的年收入,能稳定收入千两银子。
他说着话时,娄大郎在悄悄打量他。
李兴安的长相,虽然大多继承了庐陵王妃,但那眉眼,仍有三分像庐陵王。
有时候,一个微笑表情竟和庐陵王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娄大郎看得暗暗心惊,这果然是庐陵王的儿子!
他没有和李兴安再攀谈,随意买了五本书,就离开了。
李兴安将五百文钱放在柜台上,叫柳岩柏记帐,他摇摇头,“走来一个打扮得这么贵气的人,居然只买五本书?假有钱!”
细心的柳岩柏,发现了情况。
他说道,“李三哥,他不像是专门来买书的,倒像是专门来看你的,刚才你说着书册的时候,他的眼睛一直看着你的脸。”
李兴安黑着脸,“柳岩柏,我又不是断袖!他看什么看的?”
柳岩柏耸耸肩,“我哪儿知道,他为什么一直盯着你看?”
李兴安眯着眼,“说话的口音不是本县城的人,是外地的,他为什么看我?怪事。”
第468章 提亲(1)
娄大郎匆匆回到县令府,直奔县令的书房。
县令马上问他,“如何?那李兴安,可跟庐陵王长得像?”
娄大郎右手击在左手心,一副后怕的样子摇摇头,“幸好啊,幸好侄儿先来李叔这里,要是直接去了村里,得罪了李家人,侄儿将来怕是有得好果子吃了。”
李县令笑着道,“现在也不晚嘛。”
娄大郎得知了李家身份,也和县令一样,没有将事情透露给自己娘子听。
这话传多了,就没有秘密了。
庐陵王一家刚来的时候,一定是狼狈不堪的,才一直不透露身份。
谁要是冒失着泄露了秘密,这无疑是得罪他们家,撕开他们的面子让他们难堪。
他只跟自己娘子说,李县令和这位李家亲戚关系极好,看在李县令的面子上,不能对李家太过份。
娄大娘子表面上答应了,心里仍是不服气地,瞧不起的。
离正式成亲日还早,今天这会儿天也不早了,娄大郎两口子没有接着赶路,而是在县令府住了一晚,于次日一早,带着仆人行李起程往村里而行。
带路的依旧是秦虎。
秦虎除了带路,还带了县令给李立行的一封信。
信上说,叫李立行务必回县城来拿礼物去李家贺喜。
和娄知府的想法一样,按李家目前的身份,李县令不适合亲自去,恐村里人猜测李家的身份,让李家不好解释。
他依旧会让儿子代他赴宴。
他是担心李家出事,才派李立行急急匆匆赶去看情况的,李立行只带了些平常的见面小礼,一些南北干货等,不能做婚宴的贺喜礼物。
。
这几天的天气,虽然冷得厉害,但只是早上有霜冻,晚上有些微的风,白天的天气相当的暖和。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天气好,通往村里的道路就平坦,在上午过半时分,娄大郎一行人来到了李家宅子前。
先一步下马的秦虎,指着宅子,对马车里的娄大郎说道,“娄大公子,这便是李宅,在下先上前敲门,你们稍候。”
秦虎大步走上前,敲响了宅子的大门,“贵伯,贵伯快开门,娄家来人了。”
娄大郎和娄大娘子一起走下马车,看到阔气的一座竹屋大院,娄大郎心说,不愧是庐陵王府,哪怕是被贬在外,也不会甘心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