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岩柏心里想着,原来可怜的人不只他一人。
没了爹,娘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找到一个赚钱养活自己的本事,就一定能活得好好的。
得到安慰和鼓励,他心情又好了一些,“多谢柴大哥鼓励。”
“客气什么的?吃饭吧,菜快凉了。”柴大公子爽朗笑道。
吃好午饭,穆元修和柳岩柏守铺子,贵伯年迈又熬了夜,去休息去了,李兴安去接小成子来铺子里做事,这是当初李玉竹和小成子说好的。
小成子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李玉竹和他说起看铺子的事,他马上答应了。
李玉竹则和柴大嫂,带着柴天朗坐着柴大公子的马车,往赵家而来。
在去赵家的路上,柴大嫂对李玉竹说起赵家姑娘的事情。
赵家姑娘在赵家的众姑娘中行五,大家都喊她赵五姑娘。
赵五姑娘从小品性乖巧温柔,长相貌美,知书达理。
今年夏天时,有人做媒,家里长辈将她许给同城的一位书香之家钱家。
那钱家几代都是文人出身,家中有好几个秀才,还出了个举人。书香钱家本瞧不起做生意的赵家,说赵家人身上满是铜臭气,但见赵五姑娘的学问还算不差,长相也可人,再看赵五姑娘嫁妆丰厚的份上,便同意了亲事。
谁知,赵五姑娘出嫁后的次日,钱家派了个老嬷嬷来,说赵五姑娘的身子有问题,新郎不高兴了一晚上。
这可把赵家人吓坏了。
赵大太太连忙派了家里的老嬷嬷去看情况。
不管嬷嬷怎么问,但赵五姑娘只哭,不说话,还说不想活了。
大家才知事情不妙。
李玉竹皱起眉头,让一个姑娘产生这种想法,这是严重的病了。
柴大嫂又说,赵大太太又亲自去了钱家,和钱家太太好说歹说,才没将事情张扬出去,由赵家请大夫给赵五姑娘看病。
这病从夏天一直看到冬天也不见好。
那钱家公子宠的小妾又怀上了,为了子嗣,钱家将赵五姑娘休了,将小妾扶了正。
休的理由说得毫不遮掩,说赵五姑娘是石女,说她根本不是女人,是个男人扮的女人。
赵家理亏,只好接回了赵五姑娘。
赵大太太去收嫁妆,可拿着单子对来对去的,发现少了一些。
赵大太太质问钱家,钱家说只有这么多,少的部分是赵五姑娘自己用了,怪不了他钱家。
钱家还说,自家儿子莫名倒霉娶个石女,头婚成了二婚,娶不到好的女子了,只能扶妾上位,没找赵家赔偿已是大义,赵家反来追讨少掉的一千两银子,简直是不讲道理,再要就到衙门告赵家。
赵大太太是彪悍的人,从没吃过亏,却在女儿的事情上被人羞辱不说,还损失了一千两银子,气得回来就骂赵五姑娘。
赵五姑娘白天时还好好的,只是哭不说话,晚上就忽然不见了。
她身边的两个丫头汇报给赵大太太,赵大太太正在气头上,没有理会。
两个丫头不放心赵五姑娘,连夜去找,万幸的是找着了。
却也不大好,赵五姑娘跳过水了,是被人救起来的。
两个丫头将赵五姑娘扶回赵家,赵家也没人管她,前前后后照看赵五姑娘的一直是两个丫头。
柴大嫂说着说着,气得直捶腿。
第434章 不受待见的赵五姑娘(1)
李玉竹和柴娥英来往赵家多回,赵家守门的人看到她们,马上让她们进去了。
柴大嫂进了赵家后宅,照旧先来见赵大太太。
赵大太太很烦她们两人,再说这会儿还在跟其他房的人争生意,没空理会其他人,“知道了,带她们去见五姑娘吧,我头疼,就不见她们了。”
丫头答应了,传话出来,“大太太头疼,这会儿不想见客,婢子带芸表姑娘和李三姑娘去见五姑娘吧。”
来十次,有七回不想见她们,李玉竹和柴大嫂见多不怪了。
她们先来见赵大太太,不过是出于礼节罢了。
柴大嫂微笑道,“既然大表伯母身子欠安,那我们就不打搅她了,改天再去拜见她。”
离开赵大太太的住处,她让丫头先领她们去见赵老太太。
李玉竹也想先看看赵老太太。
赵老太太分掉财产后,她的院子比以往更冷清了。
院中的侍女,也少了一些,不见往日的喧哗声。
想到赵老太太为了让儿女们注意衰老的她,故意装疯卖傻,却仍旧被儿女们忽视着,李玉竹心中一阵唏嘘。
这究竟是赵家儿孙们人性本坏,还是赵老太太教育无方溺爱子孙们造成的结果,李玉竹一直想不明白。
守在门口的侍女见她们来了,行了一礼后走进正屋去传话,“老太太,芸表姑娘带着朗小哥和李三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