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番外(529)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指着跑进来的人,一个个骂着。

名字一个没念错。

过去的事情件件记得清,谁做了什么混事,谁败家亏了多少钱,说得件件不差。

将来的人骂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再没脸待在屋里,纷纷跑走了。

赵老太太气得吐了好几口气才平静下来。

赵家的事情安定了,县令起身告辞。

赵老太太歉意说道,“我老婆子重病在身不能起身,还请大人见谅。”

县令摆摆手,爽朗说道,“赵老太太快莫要这样说,晚生今年春才来此上任,前任欠下的税粮一时补交不齐,上头又追得紧,还得亏老太太仗义捐粮,让县衙度过难关。当时我便说过,老太太有事相请,我这里一定鼎力相助。”

李玉竹在一旁听着,顿时恍然,难怪县令会如此积极来赵家了,原来赵老太太送了粮食给县衙门,这可是大恩!

让县令度过难关不被批评,比直接送钱还叫人感动。

钱好筹集,粮食是最难筹集的。

青阳县是小县,山多田少,能种粮食的地方不多,上头追税粮,只能外借。

要是有人捐粮,当然是感激不尽了。

“如此,老身便多谢县令大人了。”赵老太太在床上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县令看着她,忧心说道,“老太太身体受过伤,还是多休养着吧,家务事是操心不完的。”

赵老太太苦笑,“多谢大人提醒。”

县令和赵老太太道别后,又问了李玉竹父母可安好,便离开了。

柴大公子心内想着,李三姑娘和县令家的关系当真是是好啊,李兴安可随便住县令家,县令离去还和李玉竹打招呼。这可是堂堂县令,想当初,他费尽心思巴结赵家结交县令,一直没有机会,自家妹子随便认得一个人,居然就是县令的亲戚,还是县令十分重视的亲戚。

这难道就是人们口里说的,冥冥之中注定的天意?特意求的,求不来,不去求时,却自动落入怀里?

赵老太太刚刚苏醒,被家里事一吵闹,明显的体力不支起来。

她又渐渐陷入了昏迷。

守在床旁的来庆家的慌了神,连声喊着李玉竹,“李三姑娘,快来瞧瞧我们老太太。”

李玉竹已经注意到了,正在拿药水。

她刚给老太太做好静脉注射,又有人进卧房来了。

啼啼哭哭地,边走边哭诉。

“娘……”

李玉竹回头,这不是老太太的小女儿景娘么?

两个侍女和来庆家的朝她问了安,喊了声“二姑太太”,便没说什么了。

柴大嫂和柴大公子望着她喊道,“二姑母。”

赵景娘没理会任何人。

她扑到床前哭诉道,“娘,我是你最爱的小女儿,您怎么能这样对我?那点钱不够啊,娘!”

李玉竹记得,赵景娘打开信封时,里头装着一大叠银票,赵家这么大的家族,不可能装十两五十两的小额银票,若按一百两一张银票算的话,那信封里少说也有三五千两。

这赵景娘可以一辈子不愁吃喝了,她居然还嫌少?

“二姑太太,老太太又昏过去了,您说什么她听不见的。”来庆家的说道。

赵景娘喊了半天,发现赵老太太果然没有醒来。

她扭头看向李玉竹,“你不是大夫吗?赶紧将我娘救醒!”

李玉竹说道,“二姑太太,老太太的髋骨碎了,得开刀取碎骨补骨,她的身体才能彻底好。我即便是将她救醒了,也只是短时间的。”

赵景娘吃惊道,“开刀?我娘这么大岁数了,开刀能活吗?你这姑娘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坏心的?”

李玉竹皱眉,好么,这家兄妹的想法是一样的。

“开刀有风险,但能活得久。不开刀没风险,却不活久,二姑太太,你选一个吧。”李玉竹平静地看着她。

赵景娘看一眼床上的老太太,“你先救活她再说。”

李玉竹看着药水瓶子,淡淡说道,“这不正救着吗?你们不同意开刀,我只能保守治疗,只给她输药水,过上个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她会醒来的。”

听说能醒来,赵景娘的情绪不激动了,但她等得不耐烦,没坐一会儿就要离去。

起身时,她对来庆家的说,“老太太醒了马上叫人通知我。”

她走了没一会儿,赵老太太醒了过来。

她对来庆家的说道,“你传话出去,就说我手里头没有钱了,除了这屋里的东西,一文钱也没有了,该分给他们的,全分了,莫要再惦记了。”

来庆家的看她一眼,“是。”

赵老太太的这句话传出去后,再没人来这里闹了。

虽然天已晚,但柴大嫂两口子和李玉竹都没有离去,赵老太太送了他们这么大的礼,于情于理,他们都不好意思这么走掉不管赵老太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