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竹回头去看,是李兴茂和县令一起走来了。
“大哥。”李玉竹笑着朝他走过去,到了近前,她朝县令行了一礼,“大人。”
穆元修也跟着她喊了县令和李兴茂。
县令大人依旧笑声和蔼,“李三姑娘,我刚才问了你大哥,他前来县城,是特意来接你们姑嫂回家去的。”
“家里打算给果果办一个周岁宴。”李兴茂笑着道,“贴子都发了,小寿星却还在县城,我当然要来接了。”
李玉竹心里好笑,表面说接女儿,实则是接娘子吧?
县令又说道,“这也到午饭时辰了,吃过饭再出城吧。”
李兴茂朝县令拱手道谢,“多谢大人款待。”
县令爽朗笑道,“李大公子不必客气,李三姑娘和李三公子已经将这里当亲戚家了,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不过,李兴茂必竟是家里的长子,他做不到像李兴安和李玉竹那样随意,县令如是说,他依旧谦恭有礼。
这副样子,很让县令赏识。
当李立行跑来时,他连声说道,要李立行像李兴茂学习。
在等候吃午饭的时间,李兴茂和柴娥英一起去拜见了柴大公子。
柴大公子挽留李兴茂吃午饭,但听说李兴茂要在县令家吃午饭时,就没有挽留了。
他笑着道,“好,改天再请妹夫。”
李兴茂和柴娥英离开后,柴大公子自嘲地笑了笑。
当初,他赌气想将妹妹嫁一个上等人家,想着法子接近县令,想求县令做媒。
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县令。
如今,妹妹自己找了个男人嫁,竟是县令的亲戚!
早知如此,他当初费那么大劲做什么?
请客送礼,白白费了不少银钱。
。
午饭是在县令夫人的正屋中摆开,在席上,县令频频向李兴茂倒酒。
殷勤得让李兴茂很疑惑。
县令夫人更是热情,吃饭时还抱着果果。
大家吃了午饭后,李兴茂便带着李玉竹和柴娥英母子三人,以及穆元修回城外的桃花河村。
贵伯赶车,李兴茂骑马,穆元修骑他的骡子。
两人护在柴娥英的骡子车左右。
他们的后面,还跟着李立行的马车。
果果过周岁生辰,县令又派了李立行跟着。
礼物自然是不少,县令夫人亲自挑了礼物,足足装了一个藤条箱。
箱中装得最多的是布料,还有春夏秋冬四双小鞋子,一顶紫狐狸小帽子。
车上坐着两个小孩子,大家走得不快,在快吃晚饭时才赶到家里。
骡子车停下后,李兴茂带着男子们搬运行李物品。
柴娥英牵着果果,李玉竹带着李景,先进了宅子里。
庐陵王妃听到前院那儿的声音,料到是李玉竹和柴娥英回来了,和庐陵王走来迎接。
李景和果果甩开她们的手,一起朝庐陵王夫妇跑去,“爷爷,奶奶。”
果果的两条小短腿跑得比李景还快。
庐陵王妃走上前,将她一把抱在怀里,“果果真厉害,比哥哥跑得还快了。”
李景跑输了,为了找回面子,他挺着脖子道,“我以前跑得比果果快,今天是我让她的,因为我是哥哥,哥哥要让着妹妹。”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庐陵王夸着他,“不错不错,这才是哥哥的样子。”
柴娥英笑道,“爹,娘,咱们进屋说话吧,外头热。”
“好好,进屋说话。”庐陵王妃笑道。
大家进了屋。
得知柴娥英回来的姜嬷嬷,提着凉茶壶进了主屋,“茶水已经放凉了,这会儿喝正好。”
果果脆声喊着,“嬷嬷。”
姜嬷嬷高兴地直拍手,“几天不见,我们的果果小姑娘又长好看了。”
夸得果果咧嘴直笑。
“我给果果和景儿做好吃的饭去。”姜嬷嬷朝果果和李景挥挥手,笑着离开了。
庐陵王抱着李景,庐陵王妃抱着果果,他们问起了柴娥英和李玉竹在县城的情况。
赵家的事情,柴娥英没怎么提,只说老太太喜欢孩子,赏了孩子一人一个银饰小物件,重点说了县令夫人。
“夫人喜欢孩子,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个银项圈。”
“奶奶,这是立行小叔的娘送给我的。”李景马上拉了拉自己的银项圈,扯给庐陵王妃看。
果果也拍了拍自己的项圈,“果果的。”
庐陵王妃惊讶了,“县令夫人真是大手笔,怎么会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两个孩子的银项圈,做工精良,起码要十两银子。
柴娥英又笑道,“夫人还送了果果的周岁礼呢,一会儿娘去看看。”
“哦,送了什么?”
“一箱子的礼物,有四季衣裳布料,有四季的鞋子,还有一顶紫狐狸小帽子。”柴娥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