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家中也有参加的,却不是为了御和楼、绣春居等这些店铺的奖赏,而是为了一个好名声。
卫弥月听完,更想要的却是那本载各地名菜的秘方。
假如她得到那本菜谱,让府里的厨娘每天按照食谱做一道菜,那她接下来的几个月直播吃什么不是就不用愁啦?
而且这秘方里肯定有许多菜到后世就失传了,观众都没有见过。思及此,卫弥月挤入人群,来到第一关一棵繁茂的垂柳前,只见柳枝上从上往下挂着五层字条,每张字条上都写着一句对子,答题者需在五层中各选一张字条对对子,倘若都对得出来,方能进入下一关。
这五层字条自下往上难度依次变大,底下三层大多数人都能对得出来,到第四层是已有人抓耳挠腮,到第五层时更是筛去了大部分人。
树下站着的小童看见卫弥月准备伸手摘字条,上前问道:“姑娘可要参加?”
卫弥月点点头。一旁早已被淘汰的两名男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声音道:“又来了一位姑娘?方才虞姑娘和褚姑娘都没能通关,你说她能闯到第几关?”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连名气都没听过,想必第一关对对子便过不了。”另一名男子道。
卫弥月恍若未闻,拿起第一层随便一张字条,只见上头写着——“风定花犹落”。
小童大声念出字条上的对子,下一秒,卫弥月便说道:“鸟鸣山更幽。”
这个对子简单,对的出来并不稀奇。
卫弥月伸手又摘下一张第二层的字条,上面写着——“四面绿荫少红日”。
卫弥月思索片刻,这回没有打开光屏看直播间的弹幕,缓慢道:“三更画船穿藕花。”
垂柳上的对子答一个便撕一个,但也有几张字条上的对子是相同的。这句“四面绿荫少红日”方才便有人对过,只不过对得不如卫弥月这般工整,且意境绝佳。当下便有一名男子忍不住道:“妙!”
卫弥月又摘下一张第三层的字条——“书画同源,诗文兼善”。
这句对子也不难,卫弥月很快便对出:“儒释一贯,福慧双修。”
她前三句都对得绝妙,且手到擒来,让人不禁期待起她第四层能否对得上来。
第四层的句子果然比前三层上升了一个难度,小童朗声念出卫弥月摘的字条上的对子:“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这句对子看似容易,要对得工整却是很难。周围有几名书生便是被这句难倒的,眼下都看着卫弥月,似是认定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定是也答不上来。
然而卫弥月想了一会儿,便脱口而出道:“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
这是对得既工整又漂亮。
周围男子们仍在品嚼她这句对子,卫弥月已然摘下第五层的字条,上面写着——“烟景四时新,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
这句对子后半句出自《礼记》,指听到战鼓声便渴求能够驰骋战场的将军。下一句必然也应当是一个典故,且能够对得上“将帅”二字。小童念后,周围的书生们也在思索该如何对这一句,然而能对得出来的少之又少。
卫弥月前面之所以能对得上,是因为她自幼语文成绩便不错,初中时参加过学校的文学社。
社团三天两头便组织活动,最常见的便是作诗和对对子。卫弥月作诗不在行,对对子倒是颇有兴趣,私下里翻阅了许多书籍,社团里没有人能对得过她。
眼下,卫弥月看着这句对子,思考了五分钟。就在旁人以为她对不出来时,少女抬起眸,粉润唇瓣启合,工整地答出多少青年才俊都对不出来的下一句:“丛祠千古事,虽潢污一水,可荐鬼神。”
“虽潢污一水,可荐鬼神”出自《左传》,意为只要诚信,即便横污之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与上一句“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意思与格式都对得上,堪称是无比绝妙的一对。
方才对不上来的书生们瞧着前方这名十四五岁、纤细媞媞的姑娘,不由得露出些许惭愧之色。更有甚者,瞧着卫弥月的容貌,已经开始打听她是哪家的姑娘。
卫弥月自然不知周围的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她在进入第二关之前,忍不住先打开光屏看了看。
直播间果然已经沸反盈天,既有疑惑她究竟是在哪里的,也有惊叹于她对子对得这么好、完全没有想到的。
卫弥月小心眼儿地轻轻哼了一哼,之前直播间里的黑子说她春日宴作弊,不是靠真才实学得的第二名。她心里其实耿耿于怀很久,这回特地没有看直播间的弹幕,每个对子都尽量对得不太常见,以免跟弹幕里的提示相同。这回她对完,不知道那些黑子们会不会消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