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大家异口同声,气势壮观。
宋亦行挑挑眉。
宋皓英也惊讶的看着他们:“你们都知道?”
大家齐齐看向宋亦行:“都是连长教我们的。”
宋亦行点头:“对,是我教他们的。”
但好奇看着有一部分并不是自己手下的兵,奇怪的问:“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那些退伍老兵嘿嘿笑着:“我们是班长(排长)教我们的。”
可见那些以前也是宋亦行手下的兵。
宋皓英听了他们所说的,朝自己小弟竖起了大拇指:“要说牛,还是亦行你牛。”
“我们连长自然是最牛的。”说起这个事,这些退伍老兵们,话就更多了。
陈磊忍不住说:“要不是连长,我现在肯定没命了。”
“就是,咱连长可厉害了,这几年的军区比武,年年第一。
也就是年纪轻,否则现在肯定是早就是营长了。”
他的年龄摆在这里,总不能比他入伍时间长,年龄比他大的,职位还比他小。
再说他们家连长,对于这些职位也不在意。
好几次立功能提升,反倒被他自己让给了其他的战友。
以前他们都不明白。
后来也渐渐的看出了门道。
因为那些晋升的,都是结了婚有了家庭,或者是家庭很困难的。
因为升上去之后,才能分配房子,才能让家人一起住过的。
而他们连长,那时候光棍一个,一人吃饭全家不饿,比起指挥,他更喜欢上战场,自然也就不在意升迁问题。
叶瑾玉一听,笑着道:“这样也挺好的。”
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越是往上走,越是忙。
现在,能够每天回家陪着自己,也挺好的。
两人在食品厂吃完饭,大家又在那里唱着军营中的歌:“我参加解决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鲜红领章两边挂、”
大家在那里齐齐唱着,叶瑾玉还是第一次听。
军营的歌,她熟悉军中绿花,小白杨,还有老班长,但这首扑实无华,旋律也欢快的歌,她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小声问身边人:“宋哥,这是什么歌?”
宋亦行也凑到她耳边:“这歌叫《扛起革命枪》,大家都很喜欢唱。”
叶瑾玉点头,这歌确实没听过,但听了一遍以后,她好像也可以哼唱了。
因为她肚子大,不能坐太久。
等大家吃饱喝足唱尽兴了,也差不多下午两点多了,他们这才开着车回了家。
回到家,家里正好准备去乡下。
宋成毅表示,他们正好也要去河柳村附近那边有事,可以送叶老爷子老太太过去。
坐上车的,还有两小只。
叶大海带着周美华黄兰秀以及三个崽子坐着拖拉机去。
至于宋亦行夫妻俩,叶瑾玉也想去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姥爷。
黄老太看向何莲花,笑着道:“莲花,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
马上就是一家人,去也是没问题的,何莲花点点头。
然后一家子开车前往北河湾村。
这几天天气好,他们来到北河湾村,黄老太想去老房子看看。
不少村民看到小轿车时,就都注意了。
看着车子居然停在了黄家,这下更好奇了。
然后看到黄老太与黄建涛从车子里面下来时,一时间都没认出是他们母子 。
等看出来时,个个都睁大了眼睛,道:“天老爷,那是黄老太与黄建涛啊?”
黄老太看着这些邻居,也笑着打招呼:“新年好啊。”
众人看到他们,都围了过来。
只见两人穿着崭新的棉袄,像城里人。
特别是身边穿着大红袄子的桃桃,不但长高长胖了不少,那小脸肉乎乎的,就跟城里孩子一样。
有人羡慕道:“建涛,这是做生意赚钱了。”
黄建涛赶忙摇头:“没有没有。”
然后拿出一包烟来赶紧分给在场抽烟的男人们,那派头与以前沉默寡言的黄建涛完全不一样。
然后得知他身边站着的那位海城女子,居然是他新娶的媳妇时。
个个都咂舌,这肯定是发财了啊。
心里酸涩的想着:不发财,这么年轻的姑娘,谁愿意跟着个瘸子?
啧,有钱就是好啊,看看人家,一个瘸子现在也人模狗样了。
众人看着旁边大着肚子的叶瑾玉。
他们可没忘记,黄建涛能有今天,可都是这外甥女有本事。
果然,有个好外甥女,就是好啊……
第225章 一个人躺在这里寂寞不?
黄老太在邻居们羡慕的目光中,来到了丈夫的坟前。
因为太忙,又不方便,今年都没回来。
坟上面已经很多枯草。
黄建涛和宋亦行还有何莲花,三人赶紧将这些枯草给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