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瑾玉的说法就是:“咱钱要赚,但身体也更得好,吃好睡好,才能够每天有力气干活。”
老太太觉得外孙女说的有理,家里的饭菜,从不吝啬油与肉。
这也是为何,他们天天这么忙,可不但没瘦,反而胖了的原因。
吃的好,自然也长肉。
所以何凤娇一听说招人,就想让自己母亲过来。
这么好的工作,好吃好喝的,还有十五块钱,自然得先紧着自家人。
叶瑾玉刷好牙,洗好脸,老太太的面条也已经煮好。
两小只看着面条,又眼巴巴的跑过来:“大姐。”
肚子倒是不饿,但眼睛饿。
看着面条又想吃。
叶瑾玉从自家姥姥手中端过面条之后,就给两小只喂了两块肉。
黄老太还在旁边说 :“你姐还没吃了,可不能嘴馋了。”
指着哪怕穿着小裙子,依旧十分清晰的两小西瓜肚,道:“再吃就不漂亮了。”
两小只一听,赶紧吸气将小肚子一收,却没收成功,又跟小皮球一样鼓起来了。
两小只以前瘦的很,可现在生活好了,又被家里宠着,各种好吃的不缺,半年时间就养成了又圆又白的小胖妞。
端着面条的叶瑾玉,看着她们收肚子这一幕:“噗嗤。”
还好她还没吃面条,不然面条都得从鼻子里面喷出来。
忍不住又夹了块肉给她们,安慰着:“姥姥,现在胖嘟嘟没事,等长大了,就会瘦的。”
笑眯眯的看着两娃:“有点肉肉更可爱。”
不过两小只确实也不饿,吃了两块肉解了馋,又去玩秋千去了。
叶瑾玉这才开始吃面条,问:“叔爷爷和叔奶奶了?”
“他们跟着去麻辣烫那边了,过一会儿应该就会回。”回答的是宋亦行。
早上的时候,叶大海邀请他们去麻辣烫那边看看。
两位老人也确实新奇,同意了。
但两人年纪大了,并不适合他们久待。
“哦。”
宋亦行问:“找他们有事儿?”
“是啊,我想做几个捕虾笼子。”
他们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有几条挺大的沟渠。
她觉得那里应该有龙虾,打算做几个捕龙虾的笼子,去试一试。
同时也想将这种捕龙虾的笼子,普及起来。
而她记得老爷子会做捞鱼的网子。
正准备洗虾子的黄老太一听,道:“这东西我也会呀,当年你姥爷捕虾子的网子都是我做的。”
“姥姥您真厉害。”叶瑾玉心想,是哦,她怎么将姥姥给忘记了?
黄老太乐呵呵的:“谁叫你有个爱折腾的姥爷,每天脑子里面想的都是稀奇玩意儿,又不会做,就只能告诉我,我来帮他做了。”
看向外孙女:“这一点,你是真的太像你姥爷了。”
叶瑾玉自豪:“那必须滴。”
她有百分之七十可以肯定,这位传说中的姥爷,肯定是穿越人物了。
可惜生在那个战乱年代又英年早逝,否则定也是有一番成就的。
等叶瑾玉吃完面条,黄老太就催她:“天气太热了,你和小宋赶紧去买线,家里没铁丝,也买几根铁丝,早点做好。”
“行。”
两人戴上草帽,推着自行车就朝外走。
上了自行车,宋亦行道:“乖宝,我能不能请姥姥多做几个,到时候放到军区那边去?”
他们那里有几个大池塘,里面养着鱼,应该也有龙虾。
到时候让战友们有时间去抓龙虾,让乖宝教他们如何做龙虾,也好让军区那边改善一下伙食。
“可以啊,正好也让叔爷爷帮忙一起做,到时候看能不能留住两老人。”
叶瑾玉也是想着将两位老人留在这边。
那边小屋虽好,但到底冷清了一些。
又相隔太远,他们太忙,平常也照顾不到。
以前没条件是没办法。
现在有条件了,她是希望两位老人能够住过来的。
“行。”
两人去了供销社那边,这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俩就眉开眼笑的。
毕竟这可是大客户了,主动询问:“碱面是今天刚到的,要不要买一些回去?”
“可以啊,碱面给我来十斤。
这个线给我来五把,铁丝给我来一捆。”
然后看到旁边有个木箱子,上面盖着小棉被,一问才知道,里面是买冰棒的。
叶瑾玉顿时来了兴趣,问:“怎么卖的?”
工作人员道:“冰块是一分,冰棍是两分,赤豆棒冰是四分,奶油雪糕是八分,大奶油雪糕是一毛二。”
叶瑾玉一看,那冰块是小小的一块,其实是冰棍一样,加了糖水,但工作人员说没冰棍那样好吃,只有一点甜味。
像这种,就是小孩子喜欢的,毕竟只要一分钱,却可以吃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