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孽啊!”
裴寓咬牙切齿了半天,忽的一点头,“你想知道些什么?问吧!”
晏三合给裴寓的茶盅里添了些热茶,“先说说沈家。”
“沈家?”
裴寓轻叹一口气。
“四九城两大世医,一个是我裴家,一个是沈家。旁人看来不分上下,但真论起来,沈家远远要在裴家之上。”
沈老太医沈巍的祖父是前朝太医院院首。
再往前追溯几代,也都是太医院赫赫有名的人物。
沈家不仅擅长治骨,用针也是有一手的。
华国建国时,他祖父以年事已高,婉拒了朝廷的邀请,没有再出山,沈巍的父亲则进到了太医院。
北地多战事。
战事一起,将士们多半都是皮外伤和骨头断裂,先帝在几大世医家族的儿孙中,挑选精通这两样毛病的年轻医士,入北地。
赵王,十七岁就被先帝赐封为王,封地就在北地。
沈巍在那一批年轻医士中十分的出众,渐渐入了赵王的眼。
“至于他们交情好到什么地步,这些我是不知道的。”
裴寓:“但据说赵王府里的人,但凡有个头痛脑热,别的太医都不用的,只用沈巍。”
小裴爷赶紧丢了个眼神给晏三合:看,和我说的一模一样吧。
晏三合没理会,问:“如今呢?”
“如今……这话说来又长。”
裴寓看了眼晏三合:“你还是先听我慢慢往下说。”
沈巍在北地呆了几年后,回到京城,成家立业。
他的发妻是濮氏。
濮家远在江州府,也是世医之家,濮氏懂医,跟着家中父兄学了一点皮毛,一般的小毛小病,她都能看。
两人成亲后,沈巍就跟着父亲在太医院走动,没有再往北地去。
濮家有生男秘方。
濮氏一连生了四个儿子后,就盼着有个女儿。
沈杜若生下来的前一夜,据说濮氏做了个梦,梦见有一株仙草钻进了她的肚子里,所以才起名杜若。
第651章 杜若(二)
杜若是一种草药,能治头肿痛,除口臭,还能治霍乱腹痛。
不知道是因为那个梦,还是起的这个名,沈杜若打小在学医方面,天赋异禀。
她的四个哥哥远远比不上。
说到这里,裴寓瞄了眼自家的小兔崽子。
恨啊!
小兔崽子完全没有领悟自家老爹那一眼中的遗憾,感叹道:“原来沈老太医说她会鬼门十三针,不是吹牛啊。”
裴寓一听这话,真想臭骂他一顿。
想想,自己亲生的,还是别骂了。
蠢就蠢点吧。
“她天赋异禀到什么程度?”晏三合问。
“五岁识百草,十岁就能替人诊脉,到了二十岁,沈老太医一身的本事都学会了。”
裴寓叹了口气,“但凡她要是个男人,太医院头把椅子的位置就是她坐,没别人什么事儿。”
这时,李不言想到一个人,那人也是天赋异禀。
“和小裴太医比呢?”
说到庶子,裴寓脸上多了几分欣慰,但还是摇了摇头。
“十个裴景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沈杜若。”
十个裴景?
这么厉害?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被狠狠惊到了。
“朱家这一行,讲究一个灵气;学医这一行,除了天赋灵气外,还有一份热爱和刻苦。”
有回裴寓的爹在太医院遇到沈巍,见他满面愁容,就上前问是怎么了。
沈巍说孩子尝百草,把自己给毒倒了,这都已经是第六次,拦都拦不住,要命的。
裴寓爹听完,就问是府上哪位公子,这么拼命?
沈巍的愁容更愁,说了两个字:小女。
父亲回家来,就把这事说给裴寓听。
裴寓听完,心中极为震撼。
学医的人,什么草有毒,什么草没毒,心里都是有数的。
沈杜若把自己毒倒六次是个什么概念?
换而言之,她最起码尝了几千株草药。
这时,只听父亲冷笑一声道:
“女子学医学得再好,有什么用呢,也不能继承家业,将来最多进宫做个女医,帮宫里的娘娘调理一下妇科。
别说四九城的贵人,就是普通百姓,也不会把病交给一个女子看的。
再者说,女子到了年纪就要嫁人生子。
一到夫家,生儿育女,孝顺公婆,操持内宅,哪还有机会到外面去抛头露面。”
裴寓听完,忙道:“左右是要嫁人的,那沈太医还发什么愁啊,”
“儿子。”
父亲:“沈家女儿这么个行事,一看就是个心大的。姑娘家心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很难安分;不安分,就容易惹出祸事,咱们且往后瞧着吧。”
事情还真被父亲料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