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朱未瑾心里暗暗窃喜,心想爹一定是对大姐彻底失望了,懒得再管她的闲事。
“大姐,你知道吗,我把你们的事情告诉娘,其实想帮你们过了明路。当然,我也有我的私心。”
朱未瑾半点不藏着自己的私心。
“我的私心是你赶紧嫁人吧,离开朱家,嫁到洛阳府,嫁得远远的,最好这辈子都别再回京城来。”
朱未希右手捂着心口,冷冷地看着她,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朱未瑾毫不在意,“娘的生气其实不是冲大姐你来的,她是冲我来的。”
“因为庚宋升还没有中进士,如果中了进士,事情就顺理成章。”
晏三合:“而你提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坏了她的好事。”
“晏姑娘真聪明。”
朱未瑾:“她不好把气撒我身上,只有装模作样的去打朱未希,但我没想到爹会拦着。”
这一拦,让她彻底明白了,爹对朱未希不是失望了,而是妥协了,认可了,接受了。
也是,爹这一辈子最宠的人就是大姐,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庚宋升,连大姐都厌恶上了。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
庚宋升不可能让朱未希一个人担着,于是来家里提亲,娘顺势提出中举的事情,庚宋升一口答应,爹也没有反对。
事情就这么过了明路,庚家那头得到消息后,也十分赞同这门亲事。
那段时间娘和庚家的书信来往很频繁,两家已经开始商议起六礼的事情。
一切,只等庚宋升金榜提名。
“大姐还记得那段时间我病了,其实,我是装病的。”
朱未瑾轻轻地叹了口气。
“本来一场精彩的棋,结果下到一半,有人弃子认输,这让我觉得很没意思,太没意思了。
还有一层原因是我突然觉得庚宋升这人真不错,不仅聪明,还很有担当。”
朱未君狠狠瞪了朱未瑾一眼,“我就知道你喜欢他。”
“小妹。”
朱未瑾勾起唇角,露出嘲讽,“我不是你,见着一个好看的男人,就动了芳心。”
“你……”朱未君脸一红。
朱未瑾:“我是觉得他有心。”
庚家的家世其实比朱家好太多,庚宋升一个嫡子嫡孙,要多少银子家里不给?什么样的好东西得不到?”
他用一块最上等的木料,亲手给朱未希雕了一只最粗糙的木簪子。
深情……
都在里面!
一个人有心没心,也是可以从他的言行上看出来的。
两人挑过明路后,庚宋升就不再往外头跑,一门心思准备起春闱考试。
也不常来朱家了,一月三次变成一月一次,匆匆来,匆匆去,朱家的饭桌上,再也没见着他的人。
那年正月十五,娘带着大姐专程去了一趟山西五台山祈福。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学业科举拜它最灵验。
娘还找大师求了张符,回来就让人给庚宋升送去,让他随身带着。
庚宋升在国子监的成绩一向拔尖,再加上文殊菩萨的加持,当时朱未瑾就想,这门亲事还有不成的吗?
谁曾想……
啧啧,谁曾想啊……
第541章 遇到
消息传到朱家,别说娘和大姐傻眼了,朱未瑾都惊住了。
这怎么可能?
落第了,不过是再耽误三年,三年后卷土重来。
舞弊?
一切前程尽毁。
错。
不光前程尽毁,以庚家的家规家教,说不定还要把人赶出去。
庚宋升怎么会做这样没脑子的事情?
晏三合打断她:“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朱未瑾摇摇头:“我能发现什么?庚宋升都跪在娘面前,都亲口承认了。”
那一段时间,朱家真可谓是兵荒马乱。
娘怒急攻心,气病了;
大姐整天以泪洗面;
大哥、二哥、三哥轮番找庚宋升算账;
她和小妹连院门都不大敢出,就怕池鱼遭殃。
全家最正常的就只有爹,很平静的上衙、下衙,回到府里安抚完娘,又去劝姐姐,苦口婆心。
一直没有开口的朱老三,突然说话,“朱未瑾,你不要疑三疑四,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你说得没错,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她压根没有起疑心,也根本不可能起疑心。
她只是想不通,庚宋升怎么能糊涂成那样?
庚宋升这人,她在饭桌上很认真的观察过他,有读书人的聪明,却没有读书人的迂腐之气。
相反,这人身上有股子豪气,说话做事都坦坦荡荡。
娘曾经试探他中举以后有什么打算,他呵呵一笑,回了娘五个字——仗剑走天涯。
一点都不遮着掩着,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把娘气得眼睛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