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家偷偷打量着吴氏的脸色,“太太细想想,从小裴爷,到二爷,再到咱们的三爷……”
“和那姓柳的一样的货色。”吴氏一拍小几,恨得咬牙切齿。
“要不是一样的货色,裴太医夫妇怎么能那么急的赶过来?”
李正家的:“太太,小裴爷算是拦住了,三爷您也得拦一拦,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啊!”
“你说……”
吴氏一把抓住李正家的胳膊,像抓了根救命稻草一样,“我该怎么做啊!”
“太太,老奴倒有个主意,就看太太能不能拉下脸来……”
……
谢知非做梦也没想到,自以为藏得很好的心事,会因为自己的一双桃花眼,被朱氏窥破。
从静思居离开,他直奔茶坊,和锦衣卫几个好兄弟约了在那边碰面。
先喝茶,再喝酒,要查的事情安排下去,便回了谢府。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打静思居多了那么一个人儿后,别说喝茶喝酒,就是勾栏听曲,都不觉得香了。
到家,先去老祖宗那边走一趟,又去吴氏房里转了转,三爷才回自个院。
沐浴更衣后,他躺在床上回味着白天晏三合哄他的那话,心里美滋滋儿。
朱青掀帘进来,“爷?”
“什么事?”
“别院那边请爷过去一趟。”
“我才从外头回来,再出去一定会引人怀疑。”
谢三爷蹭的坐起来,想了片刻,”你去和我爹说一声,就说小裴爷因为晏三合,在外头耍酒疯闹呢,我去劝劝。”
“是!”
朱青走出世安院,不用打听,就知道老爷一定是歇在了木香院。
木香院已经落了院门。
朱青敲了好几下,才有婆子来开门。
见是三爷跟前的红人,婆子不敢摆脸色,客客气气地问一句:“是找老爷吗?”
“三爷让我过来给老爷传个话……”
婆子听完掩上门,立刻把话传给外头守夜的丫鬟。
丫鬟走到门边,听了会里头的动静,见没什么异常,才敢敲门回话。
谢道之听完,气笑。
“那小子也是个混不吝的,谈婚论嫁这么大的事情,都自作主张。”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看对了眼,也是没法子的事。”
柳姨娘轻声慢语,“再说了,晏姑娘那样的相貌,那样的人品,哪个瞧了不喜欢。”
谢道之诧异,“你也觉得她好?”
“妾虽然没见过晏姑娘几回,只冲她救下婉姝这桩事,就该夸一声好。”
谢道之听了很受用。
“有的人啊,就好比萝卜,上面开得挺枝繁叶茂,底下根茎没长开,就是个空的。”
“老爷说这话……看来,那晏姑娘应该是个实心的。”
“实心不实心,就看瞧不瞧得出。”
谢道之感叹,“裴家也有裴家的难,有些事情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只看有没有那个缘分。”
“那老爷替二哥儿看看,和晏姑娘有没有那个缘分?”
谢道之一惊,低头看着怀里的女人。
女人不遮不掩,“裴家嫌弃,妾不嫌弃,这样的人给老二做媳妇,说到底还是委屈了人家姑娘。”
“你竟是这样想?”谢道之更惊了。
“不是我这样想,是我信老爷的眼光。”
柳姨娘把脸伏在男人的胸膛。
“妾是内宅妇人,什么也不明白,什么也看不懂,妾只知道一点,老爷说她是实心的,那她这个人,就错不了。”
这才应该是他谢道之的女人啊,听他,信他,支持他,而不是整天和他唱反调。
“其次,妾还有一点私心,妾不想让老爷为难。”
“这话从何说起?”
“按理说,二哥儿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老爷迟迟不发话,说到底,是怕委屈了二哥儿。”
“你……”
谢道之倒吸一口凉气,“你看出来了?”
“要看不出来,我能由着老爷对二哥儿的婚事,不闻不问吗?”
“还是你懂我!”
谢道之叹道:“在读书上,我已经委屈了他,婚姻大事,就想给他娶房好的。”
但一个庶子要娶房好的,谈何容易?
更何况,太好了,只怕老太太也不会答应。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夫妻二人过日子,只要是一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话,又说到了谢道之的心尖儿上,怜爱之心大盛,轻轻抚着女人的后背,一下又一下。
“老爷真要为老二打算,也没必要图什么高门不高门,门第高了,老二也压不住。”
柳姨娘撑起半个身子,“姑娘家聪明实在,知书达理,本本分分就行。”
“这事不急,让我想一想……”
谢道之看着女人的一双明眸,忽的翻了个身,将人压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