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淡金色和火红色+番外(363)

作者:青松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怕死……”莱拉的气息微弱、脸色也从没有像此时这样惨白过,仿佛下一秒就会立即死去,“我想活着。”

我想我爱的人都活着。

他停下了,加起来长达一分钟的钻心剜骨。

作者有话要说:

莱拉:我怕死QAQ

伏地魔:我也怕死QAQ

弗雷德:伏地魔你妈QAQ

这里主要是体现一家的感情,西奥多不会具体描写,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而且他那么爱莱拉,只会和莱拉一样疼。

后半段剧情,听着Eutopia码的(?ˇ3ˇ?)

【小号的衣服】莱拉从小就喜欢玩扮演嘿嘿~

【□□的礼物】源于尼法朵拉·唐克斯(Nymphadora Tonks)的名字。大概放段某乎段落给大家看下,就知道为什么叫做“□□的礼物”了。

以下内容:

尼法朵拉·唐克斯(Nymphadora Tonks)这个名字,既是罗琳为角色埋下的彩蛋,也是她纯血统母亲安多米达无声的呐喊。

我们恐怕都注意到了人文社译著中的这条脚注:

“这位是尼法朵拉——”

“菜姆斯,别叫我尼法朵拉。”那个年轻女巫打了个冷战说道,“是唐克斯。”

“尼法朵拉·唐克斯更喜欢别人只称呼她的姓。”卢平把话说完。

“如果你的傻瓜妈妈管你叫尼法朵拉①,你也会这样的。”唐克斯嘟哝道。

①在英语里,“尼法朵拉”一词的前半部分“尼法”是一个不太雅观的字眼。

Nympha确实是个不太雅观的字眼,多年前我也见到有些哈迷说出版社误会了,这个名字前半部分应该是Nymph,没有a。Nymph(尼芙)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山林水泽的“小仙女”。

《英语词汇文化喻义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

【Nymph(仙女)与Nympha(小阴/唇)

引言∶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神话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英语,英语词汇中就有许多是源自神话中的人物。

Nympha(小阴/唇)源于nymph一词。希腊神话中的Nymph是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Nymph的希腊语意思是“少女”。在艺术作品中,这些仙女是半/果/体的美女,她们性情明快、举止轻/浮。英语中下列含有贬义的词均派生于nymph一词∶nymphish(举止轻浮的)、nymphet(放/荡的少妇)、nympholept(处于狂热或狂态的人)、nympholepsy(妄/想/狂)、nymphomania(女/性/色/情/狂)。】

注:顺便说一句,我估摸彭倩文老师是故意的——台版的译词“小仙女”,是唐朝时期,对青楼女子的雅称。(台版没给注释,也不可能给注释,我估计对岸的读者都不一定知道这茬。)

【在唐代,一般将妓/女比喻为“仙”,将妓/院比喻为“仙境”。这种比喻大概是因为一般妓院是脱离日常社会生活的场所,妓/女是脱离家庭、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不同的女性,因此将妓/院比喻为脱离尘世的仙境,将其中的妓/女比作仙女。不仅如此,运用房中术等仙术的女道士某种程度上过着如同妓/女一样的生活,这也是将妓/女视为仙女的一大原因。】

现在看起来,没有误会,这些词都一样,都登不上大雅之堂,包括译词“小仙女”在内。人文社和皇冠社在部分哈迷心里白背了一口锅。

在品味这些角色的时候,我常常会走入误区,在看到这些冷僻的背景知识之后就到此为止了。不会结合角色性格深入思考。

比如Nymphadora,提到Nympha或者Nymph,而dora是后缀,是“……的礼物”的意思。一个看似很完美的“书里角色名字的含义”这一条就结束了。

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为什么唐克斯的傻瓜妈妈安多米达·布莱克要给孩子取这么一个名字?

原因很简单——

她被清门了,被清理门户了,就因为她嫁了一个泥巴种,泰德·唐克斯。

布莱克家族“规矩森严”,凡有哑炮,有支持麻瓜倾向的,嫁给麻瓜、纯血统叛徒(韦斯莱)或者泥巴种的,还有不支持家里的纯血统价值观离家出走的,对其进行资金支持的,一律都清门了。

想想看,安多米达父母分别属于布莱克家族和罗齐尔家族,这两个家族都出过不少的食死徒,贝拉、纳西莎和雷古勒斯就不说了,单是埃文·罗齐尔,就在第一次巫师战争中因负隅顽抗被当场击毙,临死前还打掉了穆迪的鼻头。

这么一个家会怎么看待安多米达?

我脑海中蹦出这么一句话:妖/艳的贱/货,不守妇道的荡/妇,一个嫁给肮/脏的泥巴种的下三滥。

【“主人,她不是我们的外甥女,”她在闹哄哄的欢笑声中大声喊道,“自从我们的妹妹嫁给那个泥巴种之后,我们一一纳西莎和我一一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她。那个孩子,还有她嫁的那个畜牲,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