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桌前四人只有姜惜云一人颜渺未曾见过,除却千瑜,其余两位一是云浮宗的掌事千珏,另一位是她曾寥寥见过几面的小师叔,宋知砚。
“不用商量了,你不能去黎荒。”
千珏同颜渺的记忆中一样,仍是一板一眼的性子,正直着腰板坐在案前,严肃道,“黎荒大乱,中洲亦不安定,此一去黎荒便是月余,如今苏南齐逃脱在外,云浮宗,甚至整个剑宗,都还需你来做这颗定心丸。你和惜云留在云浮宗,我和知砚明日就带人前往黎荒。”
姜惜云以手撑桌:“千珏师姐,不,千掌事,不是说好了我也可以去吗?”
千珏看她一眼,义正严词的拒绝:“不行,你年岁尚小修为不足,在宗门好好呆着,少听阿瑜瞎安排。”
被点了名的千瑜闷声看一眼千珏,活像个受气包。
颜渺在旁看着,目光长久的停留在千瑜身上,尽是眷恋。
纵然那只是一道薄薄的影,一捧再也掬不起的清灰。
姜惜云仍不服气:“可是……”
千珏态度强硬,拍桌道:“没有什么可是。”
姜惜云偃旗息鼓。
“好了,惜云,小珏。”
千瑜坐直身体,将身后软垫抱在怀中,“苏南齐实难对付,非是他修为亦或剑术较常人出色,而是他在旁门之术上总能出其不意,我们万不能掉以轻心。”
千珏冷哼一声:“旁门之术?不过是一些为祸他人的邪门外道,都是些见不得台面的东西。”
千瑜接着道:“所以此次由我前去黎荒,你们几个留在家里,好好照顾长宁她们。”
殿内沉默良久。
姜惜云小声开口:“可是师姐,我还没收徒呢,没什么人需要照顾……”
这一点微弱的抗议被几人忽略不计。
几人草草商议过,便算将此事定下,议事散去,姜惜云耷拉着脑袋出来,一路上有小弟子前来,叽叽喳喳围在身畔。
姜惜云入宗门的时间晚,只因拜在掌教门下,辈分高出一点,同晚辈弟子们的年岁相差却不多,总是得他们的亲近。
小弟子跟上姜惜云的脚步:“姜师叔,都说此次黎荒平乱是宗主亲自前去,还会带上宗门中的弟子一同,是真的吗?”
姜惜云点点头,没精打采道:“你们的消息可够快的。”
小弟子再问道:“要是能随宗主一同前去就好了,虽然宗主不再收徒,但能随她前往黎荒平乱,也是荣光一件!”
姜惜云悻悻道:“说的是啊。”
话音才落,有人在后唤她:“小师叔,宗主和掌事唤你到议事殿去呢。”
再回到议事殿,姜惜云迎面撞上千瑜的笑靥,听她道:“惜云,此次黎荒平乱,你随我一同去。”
姜惜云的眼中骤然亮起,在旁板着脸的千珏轻咳一声。
千瑜用手肘戳戳千珏:“惜云极少下山,我自接手宗门后也再未出过远门,我们两个一同前去,也好有个照应。”
千珏再哼一声:“三日前,五日前,放着一堆宗门事不理,没少见你往山下跑。”
“这不是还有你嘛,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当初同师尊打过商量说不想管事,他又不听。”
千瑜伸手去搭她的肩,“小珏啊,辛苦你了,等到从黎荒回来,我给你带黎荒的织羽。”
“千瑜,你少给我来这套。”
千珏一耸肩膀,“不指望别的,你护好你自己,少不要命的打,再把人都给我好好带回来就行。”
千瑜笑了两声,错开目光,朝姜惜云眨一眨眼睛。
颜渺的唇角不自觉弯起。
千瑜在她与千长宁面前从来都是温柔的师长,她从未见过她如此模样。
画面斗转,是颜渺熟悉的地方,黎荒的陌渊,大雨滂沱。
雨水打在繁茂的花木青藤上,噼啪声清脆作响,像是山林间奏响的歌乐。
可从叶片滴落下来的,却是黏腻的血。
入目是满地的血,姜惜云正躺在那片血水中。
她的胸口被一柄长剑贯穿了,身侧横竖躺在地上的,是宗门弟子的尸体。
雨珠砸在凹凸不平的地面,在一道道血坑中荡出水纹。
颜渺望着那柄长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眼睫却又像是被血糊住了,艰难睁开,只能望见从远走来的一道人影。
那人的身影有些熟悉,却看不大清楚,只能望见他玄色衣袍翻飞,锦靴一步步踩在血坑里,溅起飞扬的血花。
身影由远及近,在姜惜云身畔停下,猛然拔出她胸前的长剑。
剑刃上的血流淌下来,滴在姜惜云面上,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又被雨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