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分,是天马行空的写出自己对未来的幻想。
对于这一类稿件,审稿员则会挑出那些看起来不算太扯淡的记录下来。
看看能不能让研究员们从中找到些灵感。
在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还存在一部分只懂得丁点皮毛,便开始扯淡的。
与其他人纯粹的幻想相比,这些人显然带点疯劲。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寻到了真理,只需要研究所去论证。
如果论证不了,就说明研究所的水平不行。
另外一小部分,则是那些真正能做到言之有物的。
这些稿件中有些含金量,但是不多。
对于这类稿件基本都是留着备用,再找到投稿人,看看是不是能将人带回来继续培养。
稿件中最少的,便是已经成型的论文,或者成品图纸。
而余光送来的,便是成型的图纸。
那图纸似乎是某种大型机械的一部分,巧的是里面的材料,现有技术便能做出来。
可图纸只有几张,因此他们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机械上的。
只能看出这机械的形状极大,而且内部结构精密。
国家在大力发展生产,经常有一些爱国志士给他们寄送各种资料。
研究所对这几张图纸相当重视,可信封中只有图纸却没有其他东西。
好在他们将信奉拆开后,发现了信奉上还标了其他研究所的名字。
于是赶忙打去电话询问,果然其他研究所也同样被人寄了几张图纸过来。
知道那人将图纸分开寄送,一定是有特殊原因。
几个研究所的高层坐在一起,终于将图纸拼出来一半。
这东西的构造,似乎与他们刚刚进口的风力发电机相似,但是功率更强劲。
最神奇的是,这东西的构造竟像是完全风力驱动。
全靠精密的齿轮带动,有种手工匠人的沧桑感!
只是这些图纸依旧不完整。
经过会议讨论,几个负责人将图纸的事情汇报上去。
同样送上去的,还有余光的名字。
不过几天时间,余光的资料就被传了回来。
看着资料上余光的经历,大家也明白为何图纸与信封上的字会是歪歪扭扭的。
这孩子没读过书,难怪这图纸画的这般粗糙。
而这机械运转的原理也更趋近手艺人。
终于听懂了这些人的话,08在余光的意识海中惊呼:“宿主,你这是要推进这个时代的进步么。”
余光轻轻推了推眼镜:“我没有推动时代进步,我拿出的东西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
无论是材料还是发动机,她都没有革新。
随后余光又像是想到什么一般:“我只是将你们没传承下来的技艺再拿出来用用罢了。”
所以说,这些人真是会糟蹋东西。
08的声音中充满了质疑:“宿主,你确定在古代就有这种合金材料么!”
余光的声音依旧温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专属材料,但真正完美的工艺,适用于任何材料。
而不同的材料,也适用于不同的时代,这才是发展的价值所在,你又为何要大惊小怪。”
08:“.....”完了,它又听不懂了!
余光嘴角的笑意不变:“你不需要听懂,因为最早的手工匠人,他们的名字,叫做神!”
第36章 当我妈心地善良(35)
见余光不说话,只拘谨的对他们笑。
几人再次相互对视一眼,随后柔声对余光问道:“余光同志,我们想知道你的图纸是从何处来的,你为何要将图纸分开寄送。
是有什么人这样授意你,还是你感觉到了威胁。”
这姑娘不识字,又怎么可能画出图纸。
应该是什么人委托余光帮忙寄信,他们现在只想将幕后的人找出来,顺便拿到完整的图纸。
余光脸上的笑容不变,温柔的对几人说道:“图纸是我画的,因为不确定你们能不能看到,所以我特意分开了几份发到不同地方,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为首那人笑着夸奖一声:“你想的很周到,可是也应该对我们有信心才行,我们的工作人员绝对不会错漏任何一份投稿。”
这倒是真的,他们的审稿员虽然每天各种抱怨,却依旧认真的审核每一份稿件。
余光推了推眼镜:“都是我自己想多了。”
感觉寒暄的差不多,另一个人匆忙开口:“余光同志,那图纸当真是你画的。”
他还是不大相信!
经过将近一小时的“认证”,余光终于证明是自己画出的图纸。
而她的设计灵感,却是因为想在半山腰盖工厂,但是电费太贵了。
听余光说她是为了省钱,才想到制作风力发电机。
坐在余光对面的几人相互交换个眼神:这姑娘不识字,却能作出一台低成本高功效的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