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宣淫后, 谢珩和江泊舟的关系那是一日千里,具体表现在江泊舟的控制欲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黏人了。
以前江泊舟还会放谢珩一个人在寝宫里批奏折, 现在嘛, 江泊舟恨不得把谢珩拴在裤腰带上,所以大齐的文武百官终于见到了这位百闻不如一见的陛下。
是的,江泊舟带着谢珩上朝了。空了近三年的龙椅终于迎来了他的下一任主人,一些垂垂老矣的官员看到谢珩时激动得泪眼汪汪,他们从看到皇帝的批复开始就一直盼着皇帝亲政。那些批复条清缕析,时有震聋发聩之言, 妥妥是一位明君。可是摄政王太过专权, 当初处理朝臣的手段又太过激烈,没有人敢去触摄政王的霉头。
可谁知,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皇帝就这么出现在了朝堂上,虽然他几乎不发言,处理事情全看摄政王的脸色, 但好歹是一个信号, 一个可以扶持皇帝与摄政王相争的信号。
摄政王与皇帝同进同出, 半个朝堂的人都猜到这二位的关系不同寻常,只不过这些人里的大部分都以为是皇帝忍辱负重, 以此博得进入朝堂的机会。
一些早就对摄政王不满的人想要偷偷地和皇帝联系上, 但摄政王几乎把皇宫护成了一个铁桶,派出去的人手一进皇宫就没了消息。
也许是这些人的愿望太过强烈, 机会, 很快就来了。不过, 事情的走向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年比起往年算得上风调雨顺,没有大规模的旱灾涝灾蝗灾及疫病,眼瞅着平和的一年就要过去,忽然收到了边关失守的消息:胡人南下,已破两城。
谢珩把黑着脸的江泊舟从被窝里拽起来穿好衣服,顺便让许三庆去传六部尚书。
许三庆没有看江泊舟的神色就去传旨了,毕竟这么久了,他要再看不出来这位陛下把摄政王吃得死死的就是个傻子,没看金豆子那个缺心眼的都从一开始的担心变成有荣与焉了吗?
这个王朝在走下坡路,谢珩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看着国库的存余,难得有些发愁。
“怎么?想要钱了?”江泊舟松松地靠在椅子上,漫不经心道。
谢珩叹了口气,“早知道就不那么懈怠了。”谢珩还是有那么一点后悔的,每天与舟舟腻在一起,早把原主的愿望抛在脑后了。
“哦?”江泊舟眼睛里闪过一道凌厉的光,“就这还算懈怠吗?那不懈怠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啊?”江泊舟心中警铃大作,他知道,他的陛下才华无人能及,要不是他不愿意放手,他的陛下早就可以总揽朝政了,也就是说,陛下不再需要他了。
“不懈怠的时候?”谢珩还是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大概陪舟舟的时间会少上许多。”
江泊舟还想说些什么,就听外面通传六部尚书已经到了。
六部尚书的意见相当一致:先礼后兵。但不管是礼还是兵,都是要花钱的,还有带兵的人选,这才是重中之重。
“可以向富户借钱,以来年的税收做担保;也可以拿一些贪官污吏开刀,抄家!”谢珩说,其实还有拍卖会,但是这个得花时间搞个章程,谢珩就没有提。
“谨遵圣令。”
……
事情一件一件地安排下去,谢珩总算发觉江泊舟从大臣进来时就没有说话的事情了。
“舟舟?”谢珩有些担忧地看向江泊舟。
“陛下,臣欲领兵退敌。”江泊舟的声音有些哑,但异常坚定。
谢珩想都没想就皱着眉拒绝了,“不行。”
“为什么不行?”江泊舟步步紧逼,“明明臣是最合适的不是吗?”
六部大臣也被这个神展开惊到了,摄政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假,但谁敢让威势赫赫的摄政王丢下刚握在手里没多久的权势去打仗呢?谁料摄政王居然主动请缨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陛下拒绝了。
担心摄政王立下战功功高震主是不成立的,怎么想都是让摄政王先远离政治中心比较好吧?以陛下的手段,趁摄政王不在夺得朝政的控制权不成问题,再暗箱操作一下,让摄政王暴毙在返程的路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也许陛下对摄政王有几分真心,但这几分真心能坚持多久呢?又有到手的权力重要吗?几位尚书心中各有思量。
最后还是谢珩让步了,江泊舟为征胡主帅。
打发走几位大臣后,谢珩就抱住了江泊舟。现在谢珩的身体已经大好,个头也往上窜了许多,看起来和江泊舟一样高了。谢珩委委屈屈,“舟舟舍得离开我吗?”
“臣不舍得,可是有更重要的事要臣去做。”江泊舟垂着眼睛,又密又长的睫毛盖住了眼里的沉思。江泊舟这么做是有理由的,虽然领兵打仗并不是非他不可,但他想看看他的陛下可以做到什么地步,最重要的是他也想看看陛下对他真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