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渡我/衍天劫(15)

李刻霜耿直道:“不懂。雨被蒸干了,然后呢?说明什么?”

“说明云洛山的地气被引动,不过引而不发。”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山下村民会中火毒。

“什么能引动地气?”

李无疏想起什么,突然拔足往后山走:“云洛山最冷的地方。”

“不冻泉。”李刻霜收剑入鞘,紧跟而上。

所谓不冻泉,乃是一口宽约三尺的井,内中“泉水”似水似气,几与地面平齐,汩汩流动,冰寒刺骨。李无疏小时候犯错被罚,就是罚在不冻泉边静坐。

“太微宗地属极阳,却有这么一处极阴之所。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个不冻泉,就是云洛山地气的眼,灵气最为充沛所在。”

李刻霜身为太微宗宗主,居然头一次知道这回事。闷着头跟在李无疏后面,走着走着李无疏突然停步,他一头撞到李无疏的后脑勺,痛得脑瓜子嗡嗡响。

李无疏对此浑然无觉:“你觉不觉得雾变淡了?”

之前他们全然看不见西边的山头,现在却隐约能见对面峰顶的书阁。

李无疏心中涌起某种不祥的预感,忽见小径尽头一道人影一闪。

“白术!”

白术听到喊声,没头没脑地走过来:“你在这儿呢,找了你一大圈了。”

“应惜时怎样了?”

“师叔醒了。我们宗主听说了太微宗气象异变,派人送来许多避雨符,大家给各个村落都贴上了。”

民间术士能作求雨之术,自然也懂避雨之法。其效果可比“桃花符”“招财符”“考试及格符”等。不过道门正宗所制的符咒,自然是民间术士不可比拟。

李无疏心里咯噔一声:“雨停了吗?”

“雨小多啦。师叔在研究符咒如何结阵,现在不知道在哪个村头呢。他让我们上山查明气象异变的源头。”

“糟了。”

李刻霜与白术同时道:“什么?”

“你们就没有想过,这雨势如此汹涌,不是异变,而是对太微宗万千生灵的保护。”

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这场雨,山下村民恐怕不只是无端身中火毒这么简单,五年前那场吞没一切的大火死灰复燃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火是如何起的?又是如何熄的?

地气为何被引动?这雨又从何而来?

三人赶到不冻泉,只见井口上方凌空悬着一枚巨大的金色符咒,不断引动泉水翻涌,一团团凝雾一般的泉水溢出井口,丝丝缕缕飘向天空,汇聚成厚重的雨云,随后飞向各个方向,润泽万物。

“这是?”

“溢清同济符。”李无疏道。

第七章 同济溢清

“奇了!”白术惊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符咒?没有媒介储藏灵力,符咒要怎么运转?”

“不存在没有媒介的符咒。”李无疏指了指井口。

两人这才看到井口浮动着一枚青羽,飘摇不定,仿佛随风而动,但始终不曾飞出井口之外,像是被无形的囚笼禁锢在这方寸之地。

纳寰宇之清气,共济天下,以地灵养符灵,方能运转经年,生生不息。

李刻霜失了魂一样走到井边,视线追着那枚青羽游来游去。

“宗主……”

白术听到他喃喃念出一个词来。

李刻霜是李期声的亲孙子,但是李期声从来不允许他喊自己爷爷,表面说是显老,其实是怕李刻霜因血缘的关系在宗门里自居不凡或是受到同门优待。

事实上,宗内弟子彼此之间都亲如兄弟,李期声对于宗门很多人来说,是父亲一样的存在。他喜欢捡孩子,宗门里年轻一辈弟子,包括李无疏在内,一多半是他捡的。他凭借一己之力,生生把太微宗捡成了道门人口大宗,数列第一。

如此纯善之人,又怎么忍见黎民百姓被火势牵连,遭受灭顶之灾。

“这是宗主佩剑上的青羽。”李无疏神色黯淡道,“那晚太微宗起火,我想这是他能做的,最后的努力。”

溢清同济符,李无疏只在典籍里见过,据说能引动天地灵气,调理阴阳,使万物周行而不殆,道法自然。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万物自有其法则,何必要去调理?故而李无疏认为这个符咒看起来没什么用处,施咒竟还要耗损修为,方式极其复杂。

李期声哈哈大笑:“确实。你不必学这个。”说罢,抽走了他手里的书。

后来李期声便在生死时刻,以自身修为为祭,施出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溢清同济符,救下太微宗万千生灵。

据说太微宗大火,一夕便灭了,磅礴大雨浇透了这片炼狱,将残垣冲刷了三天三夜,如同镇魂的挽歌,安抚撕毁于孽火的魂灵,洗涤了一切生人遗留的痕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